吃飯才能降血糖!56歲糖尿病患「每餐吃飯」6週後停藥
56歲的阿凱自從得了糖尿病,因為覺得澱粉會讓血糖升高,就吃各種不同食物去避免澱粉,結果血糖還是一直降不下來,糖化血色素維持在7~8%之間;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則建議他「一定要吃飯」,6週後反而讓血糖降下來,現在已經完全不用服藥控制了。
吃飯才能降血糖
洪建德表示,葡萄糖是生物的能量來源,大腦只吃葡萄糖,所以不攝取糖分是不行的,「很多糖尿病患想要減糖,就不吃飯,但是反而是矯枉過正。」因為身體還是需要糖分,就用稀飯、沖泡燕麥、五穀粉等「看似健康」的食物代替,結果讓血糖永遠降不下來。
「醣是葡萄糖的聚合物,就是澱粉,所以沒有經過加工、變性製造、磨粉再製的純五穀雜糧,會在消化過程中緩慢釋放葡萄糖,血糖不會一下子飆高;但是用其他食物代替,因為消化吸收速度超快,看起來吃很少,血糖卻永遠都維持在高點。」
洪建德說,現在糖尿病患不是要擔心澱粉吃太多,而是「好消化的糖分攝取太多」,這個才會讓血糖上升,正確、有營養的澱粉,還有多樣化的飲食,可以讓血糖維持在平緩的狀態,「比吃藥、打胰島素還有效!」
胰島素吃太多會「阻抗」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最主要的症狀是血糖過高,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胰島素「阻抗」的問題,洪建德說,第2型糖尿病剛發病的時候其實是胰島素阻抗的力量大,不是胰島素不足,而是身體沒辦法讓胰島素發揮作用,而第1型糖尿病的發病,則是因為容易發胖、導致胰島素阻抗,變成惡性循環。
當體脂肪過高的時候,脂肪細胞會阻礙胰島素進入細胞,導致就算有胰島素也無法降低血糖,而高血糖又會一直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導致最後胰臟無法正常運作;洪建德說,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是要讓糖尿病患維持穩定的血糖濃度,讓胰臟不要隨之波動,漸漸就會恢復原本功能。
至於現在使用施打胰島素來治療,雖然可以讓糖尿病患的胰臟得到休息,但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還是會過高,沒辦法解決阻抗的問題,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從血糖下手。
少量多餐是錯錯錯!
洪建德表示,少量多餐就是「持續進食」,會讓消化系統一直放出血糖上升的訊號,胰島素持續分泌,又導致胰島素阻抗變高,而且低密度蛋白質、膽固醇也會比較高,身體更不健康,「少量多餐是錯的!」
「最好的進食方式,是先吃蛋白質、再吃青菜,吃第一口飯前,要是吃了蛋白質過後的15分鐘,最後再吃水果」,洪建德說,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後,會刺激胰島素「準備」上升,青菜中的少量蛋白質也會同時有這樣的準備,過程大約15分鐘,這時再吃飯,血糖也不會一下子飆高。
什麼澱粉是雷?
洪建德說,我們都習慣給老人家吃稀飯,想說好消化,或是吃燕麥片、覺得比較營養,但是這些都是經過加工、變造過後的澱粉,已經跟天然的純五穀不同,升血糖的效果超乎想像。
「冬粉差不多等於羹湯、勾芡,也就是等於『葡萄糖水』,米粉、燕麥片、稀飯只稍微好一點,但還是跟含糖飲料類似」,洪建德說,一碗飯在胃裡要消化6小時,等於葡萄糖分6小時釋放,但同等熱量的一碗羹湯,卻只要2小時,「短時間血糖升高,然後又快速降低,糖尿病怎麼控制得住?」
像是「一碗」料理也是可怕的血糖殺手,洪建德說,「你以為自己只吃了『一碗滷肉飯』,但因為沒有均衡飲食,蛋白質也不夠,所以消化快、血糖上升快」;如果真的想要控制血糖,一定要吃最天然、無加工的澱粉,並按照「蛋白質、青菜、澱粉」的方式吃。
「每一餐維持差不多的分量,餐與餐中間絕對不吃點心、不喝飲料,就算是看起來健康的全麥麵包也不行,任何烘焙的西點都是精緻澱粉,血糖絕對讓你嚇一跳」,洪建德說,遵照標準程序吃,跟不按照標準程序吃,血糖可以差到100mg/dl,「你該改變了!真心不騙。」
延伸閱讀:一碗冬粉糖分等於半碗飯!糖尿病友不可不知的7大地雷

Heho
什麼是「Heho」?Heho就是Health and Hope,在這裡,我們有最豐盛的健康、運動、休閒、養生、美食,和人生經驗的心靈分享⋯⋯
我們有動人的小故事,更有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和生活中有關元素的建議,希望在不設限的情境中,帶給來自不同所在的朋友們都有充滿健康與希望。
而我們的小心願是:您能喜歡這份用心,並分享給您的朋友!
【Heho官網】:https://heho.com.tw/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失眠是糖尿病的「元凶」還是「幫凶」?
釋迦營養價值高,但這樣吃血糖會失控!營養師籲2種人更要慎吃
睡得少、熬夜易發胖? 醫師:睡眠不足5天胖0.8公斤!
年菜菜色多,營養CP值不一定成正比 餐後一個動作化解高脂高熱量!
天冷習慣穿襪睡覺 小心「1狀況」釀腳爛
愛吃甜食,體重卻意外下降!!專家提醒小心罹患這疾病
醫病天地/糖尿病患者 小心視網膜病變
美國學會聯合聲明:一類人的脂肪肝易惡化為癌症
白飯和炒飯哪種讓血糖飆升?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暴飲暴食熬通宵成三高患者未爆地雷!8招促進血液循環
天冷吃鍋再來杯啤酒超爽快!專家提醒,恐造成此疾病發生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諮詢營養師準沒錯!
韓國女星朴信惠、IU的減肥菜單真的會瘦? 專科醫師揭「超悲劇下場」...小心更難瘦
矯正代謝力該怎麼做? 醫:恢復粗糙主食,多攝取低GI、低GL飲食!
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假性飢餓」 當心掉進越吃越多的陷阱
誰惹阿嬤「一肚子氣」?醫:還好早發現才免於致命風險
如何與甲狀腺機能亢進共處? 醫師的生活飲食3叮嚀
台師大研發糖尿病偵測儀 在家一吹就能掌握病情
喝油養生兼顧減肥? 醫曝「真實案例」下場...小心要命
糖友擔心會失明不打胰島素 醫師:錯誤迷思誤治療時機
寒流來襲嗑鍋 小心痛風發作
醫病天地/糖友長途開車 先量血糖防過低
「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無法確定何時吃飯怎麼吃血糖藥?醫揭關鍵在吃藥時間
減重2公斤糖尿病風險就減半!研究:搭配2措施最有效
紓壓猛嗑鍋 關節腫大 痛風發作
手搖飲不只肥到爆! 專家曝「每日1杯」下場...晚年慘了
近七成糖友恐陷失明危機卻「不自知」 醫:內科眼科應同步
餐餐有魚又有肉也能瘦?糖尿病患開心:右腳也不痠了!
難瘦想哭?32歲吃素的他低碳飲食 2月瘦10公斤
猜你喜歡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男變性女可以懷孕、生小孩嗎? 婦產科醫曝:有4種可能
變性網紅稱懷孕引撻伐 精神醫提醒這可能性籲多點寬容
腹痛就吃止痛藥,小心變慢性腸胃病!醫提醒:腸胃不好這7種食物少吃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一直掉髮怎麼辦?6招防止髮量變少 洗頭不能天天洗
膽結石分二種,原因大不同!醫師:長期3部位疼痛要注意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白飯和炒飯哪種讓血糖飆升?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遠離洗腎!營養師公佈傷腎食物:香腸火腿之外,這4種也盡量少吃
一天追劇50集 30歲女眼前飄黑影確診飛蚊症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醫病天地/練好肌力 膝蓋自然勇健
足底筋膜炎痛到不能走? 4個「超傷行為」一定要避開
如何正確喝水促進身體排毒? 醫:除了白開水,還有4種飲品也有排毒效果
高血壓一年致4萬人死亡!研究:一動作有助降血壓
靠睡眠清除大腦有害代謝物?研究揭一關鍵是重點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B肝帶原肝癌免疫治療有新法 北榮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不只腰圍肥胖!研究:下巴也是心血管疾病指標
眼壓正常視野卻持續惡化?醫:眼壓最高值大多在門診以外時間
早上這時間是最佳排便時刻!四招讓你改善便秘
嚇人!使用潮濕棉花棒掏耳朵 工人耳道長黴菌
足底筋膜炎,光休息不會好!居家做3種運動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