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連假尾巴踏青 小心死亡率高達60%的「蟲蟲危機」
端午節連續假期即將進入尾聲,民眾把握外出旅遊最後機會,疾病管制署特別呼籲,目前是恙蟲病流行季節,千萬別小看小如沙的它,被咬一口沒及時治療,死亡率恐達6成。,民眾連假期間若規劃赴郊外踏青或從事登山、露營活動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降低遭恙蟲叮咬風險
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台灣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每年4至5月病例開始增加,6至7月為高峰。2016至2019年全國各縣市均有恙蟲病病例報告,每年總病例數約350例至500例之間,其中以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較多。
今2020年截至6月22日共116例,個案感染地以台東縣為多,其次為花蓮縣及澎湖縣。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螨叮咬而傳染,恙螨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恙蟎大小就像一粒沙,接觸人體後約12至20小時才會咬人。
林詠青說明,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出疹、淋巴結腫大,症狀和一般感冒或腸胃炎雷同,此疾病的重要特徵是恙蟎叮咬處通常會有無痛性焦痂,是此疾病的重要特徵,未經抗生素治療,可能誘發肺炎、器官衰竭,死亡率最高可達60%。
林詠青呼籲,民眾從事戶外活動如有接觸到草叢環境,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長筒襪、長靴及手套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或派卡瑞丁成分的防蚊藥劑,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
民眾從事野外活動返家後應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就可以大幅降低叮咬機率。林詠青提醒,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供醫師臨床診斷參考。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雞蛋、蛋清真能治療燒燙傷?常見救急撇步一次詳解!
穿發熱衣禦寒?皮膚科醫師提醒,這4種人恐誘發肌膚大問題
沒曬太陽卻變黑? 小心!你不知道的「感光食物」讓黑色素沉澱
過年想開運微整形嗎 最多人拿孫藝珍、玄彬當範本
生髮液是真有效還是擦心安?醫師詳解常見生髮液的9個問題
洗髮精跟潤絲精可混一起使用?當心護髮不成反傷髮
養髮液、生髮液大不同!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頭頂上的需求
過年大掃除,清潔劑超傷手? 皮膚科醫師教護手小撇步
清潔過頭,雙手乾癢怎麼辦?皮膚科醫師分享小撇步
年輕女子異位性皮膚炎不成眠 對症治療兩周後不再癢
不只皮膚癢!醫:別把異位性皮膚炎當單純皮膚病
防疫勤洗手!但洗到雙手乾癢、龜裂引發皮膚炎怎麼辦?日常3舉止超NG
避開了嗎?一天之中害你加速皮膚老化、產生皺紋的關鍵時刻
曬多久太陽才足夠補充維生素D?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讓人意外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倒插睫毛找醫美「割雙眼皮」? 醫籲術前搞清楚狀況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冬天頭髮易毛躁 改善髮質5訣竅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白髮染黑卻白得更快? 與老化無關!專家曝變白「真相」
打翻熱湯、排氣管燙傷,怎麼辦? 快沖冷水!醫師揭「除疤關鍵時間」
冬天一直用熱水洗手 隨時補充護手霜防龜裂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冬季保養常見「4大地雷」!熱水洗臉、狂補水讓臉更敏感
懶得洗頭用爽身粉去頭皮的油脂,頭髮就乾淨了嗎?當心造成嚴重後果
冬天乾癬就診人數明顯增加?醫:歲末聚餐要小心!
猜你喜歡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輕熟女成月亮臉!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搶救腦內風暴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預知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 專家建議做1事!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好發年齡提前至4、50歲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頸椎病來得早又難好!醫:穩定頸椎才治本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B肝抗體消失補打疫苗? 許金川:腹部超音波更重要
皮膚癢睡不好 3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