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原因第一名!白內障檢查7招揪出視力模糊元兇
白內障原因
當光線自瞳孔進入眼睛之後,首先就會經過調節焦距的水晶體。正常狀況下,水晶體應該是透明、能夠光線自由通過的構造,但隨著老化,或是眼睛受傷、糖尿病引起眼睛病變、過量暴露在輻射中等影響,水晶體中的水分和蛋白質開始聚集、凝結,形成不透明的物體、導致水晶體混濁,光線無法正常到達視網膜,就會讓視野變得模糊不清,也會影響看到的色彩。
一分鐘自我檢測法
(檢測時輪流遮住一隻眼睛。因為雙眼視力會互補,若僅有一眼出了毛病,我們很難發現異狀,只有靠著交替遮眼,才能準確地感覺到視力的變化。)
下方列舉了數個白內障的早期症狀,若符合其中一項,就要特別留心視力的變化了。
檢測1:不論遠、近物品,看起來都模模糊糊的
這是辨別白內障與老花眼最大的差異。白內障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視野模糊,因為水晶體變得混濁,不論看近的或看遠的都不清楚了。
檢測2:東西看起來有疊層、殘影的感覺
同樣與光線穿透水晶體有關,受到混濁與病變的水晶體纖維干擾,使視野變得像遮了一層毛玻璃或霧鏡一樣。
檢測3:眼鏡度數不合,最近老看不清楚
水晶體病變,使光線進入眼睛的折射作用發生改變。原先配好屈光度的眼鏡一下變得度數太低或太高,當然看不清楚了。
檢測4:有時會覺得老花眼突然有所改善
早期因水晶體屈光度增加,反而使老花度數減低,一開始還以為得到視力「第二春」,但很快地,視力將會急速衰退,可能是近視,也可能是老花將更嚴重。
檢測5:眼睛更容易疲勞
光線受到阻礙,眼睛需要更費力地調節以獲得更充足的光線。無形中加重眼肌肉負擔,使眼睛更疲勞。
檢測6:視野變得像一張黃褐色的老照片
水晶體除了混濁,還會變黃。看出去的世界就好像變了色調,對比度、鮮豔度下降、視線也更昏暗。
檢測7:畏光,看到晚間的路燈或車燈,感到非常刺眼
當光線穿透病變的水晶體,使一部分光線在眼底四處散射,沒有進入正確的位置形成正確的影像,反而使視神經受到不當的刺激,讓人感到刺眼而畏懼光線。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早安健康》的英文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怕染疫2年不敢回診追蹤 5旬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防窺保護貼反而傷眼 眼科醫:眼睛痠痛時也不建議做護眼操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
3C看久眼睛過勞更加速老化!嚴重恐導致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
眼睛很乾,吃葉黃素能改善嗎?專家授護眼6祕訣
翻白眼會視網膜剝離嗎?為何眼科醫師有不同說法
急性青光眼需緊急使用降眼壓藥物 醫揭關鍵症狀
青光眼初期無症狀,5大高風險族群留意!醫建議控眼壓點眼藥水最佳時機
青光眼惡化近25%雙眼失明 部分藥物恐誘發心臟病喪命
全身按摩半小時右眼頓失視力 急性青光眼作祟
年紀輕輕眼睛模糊誤以為近視 竟是早發性白內障!
清大教授研究 注音符號字太小恐提高近視率
黃斑部病變視力驟降 八旬翁循中醫療法重拾歡樂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乾眼症病人增3成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眼睛乾癢病人約增3成
51歲婦人角膜發炎難以睜眼 醫:使用3C時間太長導致
呵護靈魂之窗 天天一綠一紅+熱敷按摩養成護眼習慣
長輩婉拒外出不是體力差 醫師曝可能跟這細節有關
健保大數據/109年白內障就醫件數5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特色院所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自選人工水晶體 以單焦、非球面最多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與糖尿病關連性最高 共病人數超過19萬人
白內障手術可能有哪些併發症?術後無法恢復如初可能有哪些原因?
原來我用很差的視力在開車!當眼科醫師也患白內障:拖延病情絕對是自討苦吃
有哪些症狀?一定要動手術治療嗎?6問題了解白內障
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醫:防3大眼疾,40歲起務必定期檢查!
導致失明因素排名第二!眼科醫詳解什麼是青光眼及如何妥善治療、保養
高慧君視線模糊因垂直斜視 眼科醫師指這幾類人都可能
白內障不治療可能失明!白內障手術後會復發嗎?
猜你喜歡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耳朵癢別亂挖,小心越挖越癢!醫指常見原因,4招有助改善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骨鬆小心!髖關節骨折死亡風險高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
50歲男裝心臟支架7年後胸悶竟又梗塞 再放1支架救命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男大生無故翹課還想尋短 檢查發現是躁鬱症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40歲二寶媽頻尿檢查不出異常 醫師發現這問題做雷射
婦人突然不會穿褲、裝藥盒 查出是患急性梗塞型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