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旗津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專長:人工關節置換、骨折創傷、手外科
現年70歲的香港武打明星洪金寶,曾被譽為「最靈活的胖子」,近年曾以輪椅代步,日前在接受健康節目訪談時提及,他因從小練武及拍片,當時還沒有做好防護的觀念,導致一身都是傷,更長年為膝痛所苦,但又怕做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沒辦法再拍動作片。後來在家人的建議下,開始嘗試健康飲食,大家都說他比以往瘦了一些。平日最大的興趣,就是上街買菜。目前在執導香港電影《練功》,已可拄著枴扙指導小演員的武打動作。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旗津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蘇育德醫師說,「確實年紀漸長,運動傷害或意外傷害、肥胖,都會增加膝關節退化的嚴重度,減重能有效降低膝關節的負擔。退化性關節炎一般在60、70歲相當常見,但門診裡也有位裝潢師傅,因日常工作中,每天要爬上爬下,對膝蓋負擔比較大,才50多歲,膝關節內側的軟骨,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磨損,又因工作太忙,只買痠痛貼布止痛應急,等到朋友跟他說『你的腳怎麼歪歪的』,再就醫,膝傷蓋退化情形已經相當嚴重。」
太早動人工膝關節手術,二次手術機會高
蘇醫師說,「對中壯年的退化性關節炎病友來說,就算是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已經相當成熟,太早就動手術,還是要面對人工膝關節有使用年限,可能15到20年後,很有機會發生人工膝關節中間的聚乙烯墊片再度被磨損,而需要二次手術的機會。」
當關節的軟骨有磨損,關節囊裡的滑囊有發炎時會使得關節液的分泌量變多,發炎物質積在關節腔裡會有腫漲感,走路會疼痛、不舒服,上、下樓梯壓力更大時,痛楚會更明顯。若是急性的紅腫熱痛,可適度冷敷,但若是慢性的持續發炎,宜在洗澡或睡前以溫敷改善關節的循環。
也由於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腫脹、不舒服。有時跟關節附近的韌帶、肌腱發炎不容易分辨。若膝關節內的半月板、十字韌帶有撕裂傷,也會疼痛,並影響到關節的穩定度,加快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建議有明顯的膝關節不適,不要抱持「再撐一下,應該自然會好。」的消極心態。若能及時處置,除可有效減少疼痛,也可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年限。
及時就醫,正確消炎止痛,安全減少關節發炎
蘇育德醫師提醒,「很多有關節痛的病友會自己買止痛藥,但某些成份的止痛藥(例如:最常見的乙醯胺酚)只能暫時抑制疼痛感,沒有消炎的效果,就算是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也要注意有沒有腎功能不佳的情況。同時,依作用原理,也有COX1、COX2二種。一般來說,COX2類對腸胃道負擔較小,一天只需要吃一次,用量不需要太大,需根據病友的健康狀況,評估有效性及安全性來開立、服用。」
而醫療級結晶型硫酸鹽的葡萄糖胺,作用機轉跟消炎止痛藥不同,不是吃完馬上會有改善,需要長期服用來達到保養軟骨的效果,有助關節的長期保養。
把握不痛的黃金時間,好好鍛練大腿肌力
「我也常常建議病友要把握服用COX2類消炎止痛藥後的二十到三十分鐘,藥效開始發揮後,趁關節不會痛時到附近的公園散步、快走或是騎腳踏車、游泳,都有助鍛練大腿的股四頭肌,增加關節穩定度來延緩關節的退化。若是平衡感較差的年長者,也可以考慮固定式的自行車訓練,屁股好好在坐墊上,不會造成膝蓋的額外負重,安全性也高,對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很有幫助。」蘇醫師表示。
此外,有很多病友會爭論,我每天爬上爬下,常常忙東忙西,活動量很大,為何還需要額外運動?事實上,勞動跟運動要分開,很多人日常出入都是以開車或騎車代步,真正站起來,用腳走路的時間很短,對大腿的肌力加強很有限,建議一次至少要用腳運動20到30分鐘。
若是較明顯的膝關節退化,需要施打玻尿酸治療。病友最關心的是「會不會很痛?該不會打上癮,要常常回來施打?」事實上,施打玻尿酸,入針確實會像打針有微痛感,注射過程中會覺得痠痠漲漲的感覺,可先做好心理準備。
整合性治療,有助止痛,延緩關節退化
目前玻尿酸針劑,都是潤滑關節的效果。以半年打三劑或半年打一劑最常見。前者濃稠度較低,是連三周各打一針,打到第二劑或第三劑後,應該會感覺到效果;後者濃稠度較高,半年打一次,剛打好的前二、三天會比較有腫漲感,之後疼痛也可獲得很大改善。打完第一輪玻尿酸後,隔半年可接受第二次的治療,如疼痛已改善不少,的確有些人可隔更久再接受第二次注射。走路會卡卡、有聲響,打完當周,就會有明顯改善。
蘇育德醫師說,「現在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講究的是及早正確診斷,並善用減重、消炎止痛藥、肌力訓練、醫療級結晶型硫酸鹽的葡萄糖胺、玻尿酸注射來做整合性治療,一起處理退化性關節炎,但若拖到比較嚴重,關節軟骨都磨損,骨頭跟骨頭硬碰硬,就算可以緩解疼痛,也沒辦法改變已經消失不見的軟骨,此時就要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