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乾癬性關節炎,手指關節變形難挽回?
現職:高雄長庚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
專長:過敏免疫風濕疾病、骨質疏鬆症、重症照護醫學、基礎免疫學
芳華正盛的青壯年,但連穿衣服、打開保特瓶的瓶蓋、轉動汽車的方向盤,都會出現困難。如果你是當事人,受得了這樣的衝擊嗎?這就是乾癬性關節炎病友日常生活中會面臨的處境。
高雄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鄭添財醫師說,「乾癬性關節炎的病友,以30到50歲最多,正是人生要發光發熱的年齡層。一旦因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發炎性關節炎,而有紅腫熱痛的現象,不只關節不舒服、功能受限,生活質量也會大受影響。萬一關節破壞變形,更會步入難以挽回的窘境。」
同時,乾癬性關節炎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可能因皮膚的乾癬病變,有滿頭的頭皮屑,或是皮膚發紅、發癢、脫屑,外觀不好看,再加上保護機能不好,易併發蜂窩性組織炎;指甲脆裂、粉粉的,被誤以為是灰指甲;有接骨點病變的腳跟痛,讓走路、運動都很不舒服,舉步維艱;眼睛可能有劇痛的虹彩炎等等多器官的侵犯。
一般而言,得到乾癬越久,越有機會併發乾癬性關節炎。根據國際標準,可由五個重點,診斷是否有乾癬性關節炎:
一、皮膚乾癬:現在有(2分)、曾經有(1分)、有家族史(1分)
二、指甲病變:有點狀凹陷、甲床剝離(1分)
三、類風溼性關節炎因子:沒有(1分)
四、有香腸指或香腸趾(1分)
五:影像學檢查有骨頭的破壞、新生骨的產生、接骨點炎(1分)
以上症狀,若加起來有超過3分,就可確診是乾癬性關節炎。
鄭添財主任說,「這類自體免疫疾病,近年以可以調整免疫系統的生物製劑藥物為主流。現在非常有信心,擁有很多不同的武器,可進行治療,幫助病友改善生活品質。但一旦不用藥,都有可能會再發作。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不少使用針劑生物製劑的病友,因不敢進醫院,或是因工作常常出國,必須配合居家檢疫,就無法像以前那樣接受常規治療而導致治療中斷。而今年六月開始健保有條件給付口服標靶藥物,一天吃一次,治療約二週後,可以看到關節的發炎症狀逐漸紓緩,攜帶也較需冷藏的針劑方便。我們會與病友依醫病共享決策的原則,提供多種選擇跟建議,希望能提高遵醫囑性,協助病友作好效果跟副作用的追蹤。」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婦人歷經背痛、骨折 最後查出病因是多發性骨髓瘤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3技巧+3密碼 助長輩開心動起來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頭痛醫頭很NG 這類頭痛問題出在脖子
喝可樂易骨質疏鬆?老了才補鈣無效?搞懂5個常見骨鬆QA
打玻尿酸、PRP只適合早期關節炎 2招降低膝蓋負擔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天氣濕冷關節容易痠痛?日本專家激推2類抗寒食物
鍛鍊肌力讓膝關節勇健 簡文仁教你最有效的抗阻力運動
手腕無力、扭力變差!骨科醫師提醒:可能是三角纖維軟骨撕裂所致!
久坐腰痠背痛?日本骨科專家授10秒舒緩法在家跟著做
醫病天地/3C族防烏龜頸 謹記三原則
神經阻斷術配合脈衝射頻治療 免開刀治好坐骨神經痛
骨鬆患者別怕惡化不敢運動! 物理治療師:試試這3動作
天冷易落枕 復健科醫師提醒:一周以上未好轉速就醫
10天擺脫膝蓋痛!不開刀、手術,不日本治療師教你:4種伸展髖關節方法
軟骨修復一次搞定!他開心重返球場、重拾騎車樂趣
寒流來襲!擔心肩膀不舒服?6個禦寒小物不可少
醫病天地/中風失能 半年內最佳復健期
七旬婦換人工膝關節解痛 竟鬧到急診室抽關節積血
年輕人膝關節卡卡!異體半月軟骨移植手術治療新選擇
下背痛全身僵直 體育師罹脊椎小面關節炎
醫病天地/日扛米袋上下樓 不到50歲退化性關節炎
輕忽腳跟痛 當心長骨刺
小孩W型坐姿免驚 不影響髖關節發育
坐骨神經痛就是長骨刺?要開刀嗎? 初期症狀像腰痛!日常5個動作要少做
治療師的親身經驗:簡單做到一件事 就能避免膝蓋痛
「矮、駝、痛」小心骨質正悄悄流失! 醫師教日常如何自我察覺骨鬆
大拇指外翻變形避免「削足適履」醫師建議及早治療
猜你喜歡
曬多久太陽才足夠補充維生素D?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讓人意外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成為癌症誘因!哈佛專家公布5個好習慣改善症狀
蔡伯府驟逝/看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提醒:家族史+抽菸肥胖最危險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14歲女學生突然斜視 奔波兩岸就醫終找出病因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胃食道逆流長期恐發炎 睡覺面朝左等3招有助改善!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睡覺、脫衣都要注意!醫師揭天冷猝死3大危險時刻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假牙清潔不佳 老翁口腔出現灼燒感、白色斑塊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口臭好困擾!醫:口臭成因有這些,6種方法助改善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