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風後就無法再站起來了嗎?看56歲的他如何在短短幾個月內拔除鼻胃管、走路回家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人工髖關節 表面置換好活動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民眾因外傷或疾病必須置換人工髖關節時,常會因長期活動而磨耗,可能面臨十多年後要再次置換的問題,醫師指出,採取表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脫臼機率大減,置換時對患者痛苦也會減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任陳弘毅表示,植入一個合乎病人大腿骨粗細的人工髖關節,在現代骨科技術已不是大問題。但對於不同年齡的患者,由於活動力不同,必須選擇適合的材質以符合需求。

年長病人因活動力較弱,傳統金屬頭雖然摩擦力大,比較沒有關係,如果用在大量活動的年輕人身上,就可能在十多年後出現磨耗,必須重新翻修再置換。

陳弘毅指出,第一次置換的人工關節壽命若是十多年,第二次置換的人工關節壽命常常只有第一次的一半,第三次則更少。因此人工關節所使用材質,都以追求使用壽命更長為目標。

此外以往手術為了植入股骨髓腔中間的金屬莖,一定要把原有股骨頸切除,對股骨頸沒有任何破壞的人而言,切除股骨頸終究是一種不必要傷害,因此英國發明表面置換人工髖關節。

陳弘毅說,表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在於不切除股骨頸,因為關節破壞都只在軟骨表面。所以置換時可以只把壞掉表面磨除,再換上人工製作關節表面即可。

陳弘毅強調,陽明院區骨科在十多年前已經為多位年輕病患植入表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歷經多年追蹤,成效良好。

以往人工髖關節金屬頭或陶瓷頭一般都比較小,脫臼機率較高,病人關節活動角度因此受限,比如不能坐在太低的椅子等,但表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因為金屬頭大小跟原有關節大小相同,脫臼機率大幅下降,病人活動幾乎完全不受限。

延伸閱讀
金屬髖關節 靈活動、很耐操
人工髖關節 納健保差額給付

【2009/03/30 聯合報】

關節 骨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