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足底筋膜炎 老化是頭號公敵

足底筋膜炎的頭號公敵是「老化」,一旦超過30歲,身體的肌力和韌帶等,會以每年1%的速度折損。
足底筋膜炎的頭號公敵是「老化」,一旦超過30歲,身體的肌力和韌帶等,會以每年1%的速度折損。
繪圖/廖珮涵

案例故事:35歲工頭,經常久站監工或走在不平路面上。某天起床,腳一碰到地面,如同針刺的疼痛感襲來,次數越來越頻繁,最後竟難以站立,就醫診斷出足底筋膜炎

30歲後 肌力韌帶每年折損1%

也有許多馬拉松或登山健將,規律運動原是稀鬆平常的事,時間越久,腳卻越不聽使喚。早晨起床或坐著休息後,一站起身,腳底板碰觸地面就痛得哇哇叫,就醫診斷也是足底筋膜炎

很多民眾不禁問,經常赤腳走健康步道、規律運動和爬山,生活型態很健康,為何仍罹患足底筋膜炎?

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指出,足底筋膜炎的頭號公敵是「老化」,一旦超過30歲,身體的肌力和韌帶等,會以每年1%的速度折損。又因個人體質因素或有人「扁平足」,腳型弱勢加上過度跑步、馬拉松、爬山或久站、提重物等不當使用,變成加速誘發症狀的危險因子。

足弓塌陷 易拉扯足底筋膜

「腳骨結構相當精密。」鍾佩珍說,足部有26塊骨頭,為了固定這些骨頭,骨頭間有一百多條如粽子綁繩般的韌帶將骨頭牢牢繫住,還需靠一條「脛後肌腱」支撐起足弓;足底還有如漁網般的筋膜,從跟骨延伸到5個腳趾,將骨頭一網打進、撈起。

但年紀大才開始慢跑、爬山等,老化使得肌腱、韌帶退化,不當使用會導致已經退化的韌帶、肌腱不斷耗損、鬆掉,最後就只剩足底筋膜來支撐身體重量。很多病患的足弓塌陷、變形,正因脛後肌腱失去支撐功能,形成「內轉足」,一旦結構塌下來,就更易拉扯到足底筋膜。

熱愛跑步 危險因子雙重夾擊

尤其熱愛跑步的健將,因身體重量加上地心引力影響,不僅重力往下,又有地板的反擊力上下夾攻,如果年紀較長體質較差,潛藏的風險因子較多,就可能引起足底筋膜炎。而青壯年、中壯年也不能排除會有同樣狀況,雖然相較年長者,治療和復原速度較快,但如再復發兩到三次,建議還是別再跑步了。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當腳一著地,腳底如同針在刺,雖然走幾步後會好轉,但沒過多久又開始疼痛。若不妥善治療,症狀會越嚴重,走遠痛、站久痛,甚至難以行走。雖然足底筋膜炎較少雙腳足底皆疼痛,多數僅有一隻腳,但若持續不良姿勢或習慣,最後會演變成雙足底的疼痛。

穿夾腳拖跑步 加速誘發症狀

然而,不當使用也包含選用錯誤的鞋來跑步,近來針對跑者設計的一體成型夾腳拖,若非肌力足夠、經驗豐富的跑者,仍建議穿著包覆性佳、支撐力足的慢跑鞋或運動鞋。桃園長庚醫院體適能中心主任、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曾收治一名馬拉松跑者,在穿了夾腳拖參與競賽後,隔日足底筋膜炎首次發作,足底一碰地就痛。

林瀛洲解釋,夾腳拖不像運動鞋有支撐力,能固定腳板。為了讓拖鞋不離開腳,小腿肌肉會更費力地維持腳底與拖鞋的密合度,腳部肌肉群多分擔了吸震的工作,使得肌群提早疲乏,也讓足底筋膜吸震力變差,衝擊腳底板的力量增加,加速誘發出症狀。

林瀛洲建議,跑步初學者和假日跑者別輕易嘗試,可能會因為肌力訓練不足,又要額外應付夾腳拖帶給肌肉運動時的負擔,不熟悉跑步的正確姿勢因而產生抽筋,甚至更嚴重引起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 跑步 韌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