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腎結石不理,最後會讓你痛不欲生!飲食型態影響結石 靠4招預防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醫二三事/兩覺到天明

【聯合報╱本報記者╱張耀懋】

「起床了!」女兒有點賴床,老婆大人再度發揮超級奶媽的精神,一邊扶著女兒,一邊幫她換衣服。說也奇怪,女兒繼續閉著眼「補眠」,但是,伸右手、換左手,套上制服,一點都不含糊。

睡睡醒醒 依賴回籠覺

「昨天半夜被蚊子吵醒了,」老婆大人顯然很不爽,「我們倆睡睡醒醒,都沒睡好。」

其實,半夜,我們這一家子還挺熱鬧的。「巧克力」只要聽到一點聲響,就英勇地狂吠,比在白天還要大聲。

老婆大人半夜不是被狗吠聲、不然就是蚊子吵醒,再不然就是自己吵醒自己後,就睡不著,然後窩在床上給我寫信,長長的那種──數落我這幾天來有什麼不是,然後她才可以再睡個安穩的回籠覺。

只有女兒一躺上去,一覺到天明,偶爾蚊子嗡嗡作響會吵醒她。不然永遠在「睡眠缺乏狀態」。

「今天媽媽害我少睡了很久!」下午女兒從進門就嘟囔,「媽媽看錯時間了,結果7點24分就叫我,害我少睡6分鐘!」

「才6分鐘!」老婆大人很不服,「那妳為何不提早睡?晚上不都是要睡覺的嗎?」

「那有?」女兒拿著老婆大人收藏的報紙,隨口念了其中一段,「舊日歐洲人長期保持的習慣是:夜的中間,家人會起來,點了暗暗的油燈,講講話,做點簡單的瑣事,識字的就讀幾頁書,然後才再去睡第二階段的覺。」(《冬至隨想》,楊照,見2011.12.30聯合副刊)

「就像爸爸那時準備聯考一樣,」楊照是老婆大人最喜歡的作家之一,所以文章看得仔細,「放學回家吃完晚飯、洗完澡後先睡覺,半夜再起床K書,天快亮再去睡!」

「所以歐洲人都是兩階段睡的嗎?」女兒很好奇,「半夜醒來,肚子餓怎麼辦?」

分段睡眠 書中有記載

兩階段睡眠是否是歐洲人共有的習慣,手頭上資料不夠多,找不出來。不過,14世紀,威尼斯爆發黑死病後,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寫下著名《十日談》的背景,就大抵反映這種生活與睡眠方式,書中10位青年男女在鄉村Fiesole山上別墅避難,終日遊玩歌唱,每人每天講1則故事,10天講了100則故事;就是大概類似這種分階段睡眠;或者應該說、「睡到自然醒」、「醒後想睡就睡」。

「他們都不用工作嗎?」看著我每天上下班、熬夜,女兒投以無限同情的目光。當然這時,我正好也對她投以同樣的目光,因為她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功課。

這一群人是城中富有階級,「山中無甲子」,也幾無日夜之分,我們現在看到流傳後世的資料,較多的都是上層貴族的生活,這些人其實吃睡都不太定時,法國宮廷貴族就是個例子,有夜宴、夜遊狩獵。

19世紀前 就有夜貓子

16世紀以降,歐洲上流社會的夜宴與狩獵,不僅經常是吟遊詩人說故事的題材與場合,同時也是許多畫家入畫的素材之一。到了啟蒙時代,有更多畫作是學者秉燭沉思,顯然在19世紀以前,就有一群很活躍的夜貓子了。

「那一般『種甘蔗』的人民呢?」女兒蹙眉追問,「不種甘蔗的時候幾點睡?」

「種甘蔗?」好一會兒,老婆大人才會意過來,「庶民啦!」

不過,農人與勞工階級顯然沒有這麼快活。1840年英國勞工婦女紀錄上這麼記載,「我的生活和其他我所知的家庭類似,清晨4時為我先生和小孩準備早餐,因為小孩也和我在同一家鑄造廠工作。」

「我們必須在5時出門,以趕在6時到班,否則要被扣半日工資。中間只有3節短暫休息,要一直做到晚上9時才下班,回到家已經10時;我才能做晚飯,並保證小孩可以在晚上11時以前上床。」這是18、19世紀歐洲中下階層普遍一日生活寫照。若依此推斷,要分兩階段睡眠確實有些困難。

「分兩次睡有比較好嗎?」女兒打打呵欠,也許她正在想,到底現在就去睡、晚一點起來做功課好呢?還是先做功課再一氣呵成。

其實可以一覺到天明,還真是人的福氣。一般而言,只有肉食動物有這種特權,因為要睡飽後保有掠奪、戰鬥力。像吃草的小羚羊,都是分階段補充睡眠,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可以保持警覺,否則不是「一覺到天明」,而是「一覺到天堂」!人類處於肉食性之間,現在可以一覺到天明,真要拜文明及社會組織之賜。

「呵!」女兒終於打了一個大大的呵欠,「講不完的下次再講吧!但是「要記得叫我哦!」女兒眼睛睜得特大,「5點半!」

「要起來背英文單字嗎?」

「背單字,那需要早起!」女兒聳聳肩,「林書豪早上有比賽啦!」

(諮詢/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中研院台史所副所長劉士永,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朝榮)

內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