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下雨天外出很惱人?在雨中行走你可能意想不到的4大健康益處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按著「追求卓越」的腳本 探尋人生真相

【摘自12月《張老師月刊》/文字/連芯,攝影/莊明穎】

一路走來,心理學幫助林啟鵬瞭解自己、走出自己,也引領他找到佛法,逐步靠近人生的真相。

與林啟鵬約在臺北市府轉運站樓上,之前,他才剛結束臺中的一堂課,就這麼掛著純樸的笑容、拉著小行李箱北上前來,訪談結束後,立刻又得前往東部帶週末工作坊。

這樣到處趴趴走的生活,從民國81年起就延續至今。林啟鵬累積了無數講課經驗,成為國內心理衛生工作坊最資深的講師之一,帶領的訓練課程不斷,且在親子、兩性、自我成長、生涯就業規畫等議題,沉澱出獨到的見解。

堅守決定 勇往向前color="0074ad">

「我不是天生的心理諮商人員。」他開宗明義界定自己。一個農家子弟,家中的兄弟姐妹只有他堅持一路讀到大學、進入研究所。而當初,並非出於特殊的興趣或天賦走入這一行。「我是靠土法煉鋼,漸漸地,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他爽朗地說,語調中流露出對自己一路的認真努力,有深深珍惜與肯定;這席話,也間接為他的生涯路,下了一道註解。

遙想當年因成績分發進入社會系社工組就讀,林啟鵬是班上唯一一個沒動過轉系念頭的男生。其實,他稱不上對社會工作充滿熱愛,也不清楚未來究竟會往哪兒走,但就是埋首認分到底,一路攻讀到研究所。

這般莫名堅持,在某回進修潛能開發的課堂上,老師帶領進行「腳本程式」探索,才稍微有了解答。當時,林啟鵬將自己的腳本命名為「追求卓越」,此時再度回溯,發覺與其生涯密切呼應。

「我發現,自己心底覺得生涯選擇哪個領域發展並不要緊。我真正關心的是,能不能在該領域成為頂尖人物。」未料看似敦厚老實的林啟鵬,心底對「卓越」懷抱熱切嚮往。於是,有別於某些人早早就規畫且按部就班地實踐人生,也不同於有的人頻頻摸索、嘗試各種可能自我實現的路,林啟鵬的「卓越之道」,就是安然地堅守在已經擁有的決定之中,勤奮耕耘,毫無二心。

五十歲走出抑鬱,開始過「人」的生活color="0074ad">

然而人生並非單線似地單純,在職涯中,林啟鵬因認分接受、勤力耕耘而有所發展;但在內心,他在學習欣賞自己、接納自己之時,跌撞掙扎多年。

那纏鬥多年的抑鬱寡歡,來自無法打從心底肯定自己。「我的個性就是比較乖,想要討好別人,容易受他人情緒左右,也給自己很嚴苛的標準……」他細數起一個個隱微的性格特質,生命發展雖未經歷重大的傷痛與挫折,但陳年的行事慣性累積出驚人的力量,將心靈蒙上一層灰。

「我到將近五十歲時,才活得比較像人。」有很長一段時間,已頻繁在帶領學員自我探索的林啟鵬,雖能覺察到自己並不快樂,卻無法徹底從中脫離。在輔導過程中,他頻頻遇上相似案例,類似性格的個案,生命困境似乎有著相同模式,也總是非得要到了中年,才能面對這個人生課題。

林啟鵬仍清楚記得十年前的那一天,領悟來時的光景:

我當時到臺北帶領法官進行為期五天的自我探索班。訓練第二天早晨,我睡醒後,在訓練中心散步,走著走著,我終於徹底和自己對話,問自己:「我覺得自己不好,但究竟是什麼地方不好?我怎麼知道自己不好?」

我覺得,我的身材過於瘦小,身體不好。人際關係不盡人意,情緒反應也常常不甚理想。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但,這樣的現象,真的是我不好嗎?」

我進一步認真質問自己,才發現,是我的身體不好,是我的人際關係不好,是我的情緒管理不好,不是我不好……。那一天,我在心理層次上經歷了蛻變,我頭一次確定,自己是好的。

活用人際溝通分析,讓生活起而轉化color="0074ad">

當時,帶林啟鵬走向生命出口的,是人際溝通分析(TA)中的「我好,你也好」觀點。理論牽引著他相信,每個人都有其獨特價值,某些行為或特質可能不好,但那屬於行為或特質本身,無損一個人基底的價值。

在林啟鵬眼裡,習得「人際溝通分析」是他人生中的一項大事:「TA是個滿完整的理論,可以用來進行個人內在探索,也能改善人際溝通。不論你希望針對某個特定當下,或是某個階段,甚至是對整個人生進行分析,TA有許多觀點可以靈活詮釋。」

他對TA的肯定是多方面的。TA不僅幫助他走出自我肯定的困境,更是他職涯中的重心,在他的課程、著作中,處處可見活用TA的蹤影。

然而,更重要的是,TA加速也加深了林啟鵬對人的瞭解,進而引發他對人們更進一步的興趣與好奇,讓他活得更貼近心理工作者。在輔導室中,他能更快掌握個案的狀態,瞭解問題核心,掌握輔導的方向。在輔導室外,TA的觀點讓周遭的人們變得更鮮活、更具故事性。人們的每一個反應,不再是對與錯或恰當與否的問題,都有其特殊的立場與意義,甚至是電影裡的虛擬角色,也能因此開展出一則則人生故事。他甚至就這麼因為TA,開始喜歡看電影。

不同的觀看解讀方式,讓這個世界與人,都靈活、有趣了起來。然而,當人們對周遭多了一份瞭解,生活的掌握度就自然變得更高。林啟鵬胸有成竹地宣示:「只要認認真真投入一百個小時學習TA,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好!」

鑽研佛法,帶他逐步靠近生命的答案color="0074ad">

盡力運用TA活出的生活,出乎意料地將林啟鵬引至一個新的方向,帶他的生命走入另一個重要階段。根據TA理論中定義,溝通是起於一個刺激(開始溝通的動作),這個刺激,會引起一個反應,該反應又再度成為另一個刺激,引發下一個反應……。

林啟鵬以此推演人生,卻產生了解不開的矛盾:「生命最初的刺激是怎麼來的?它反應的對象(刺激)為何?而生命最終的反應,又在哪裡?」

這個疑惑,讓林啟鵬踏上鑽研佛法之途,深信生命有其輪迴,「心理學可以單就一個個案解釋,這個人何以有這樣的反應。但若要解釋個體差異,心理學就不夠周延,無法解釋為何有的人如此,有的人又不同。」他繼續按著「追求卓越」的腳本,不在宗教儀式中落腳安頓,而落實於現實生活中勤奮鑽研,尋找關於生命的終極真相。

於是,林啟鵬專注的重心從如何改善一個人的現狀與困難,漸漸轉移到如何在生命之始,邀請一個高品質的心識,成就一個圓滿的人生。「胎教」成了他近年來努力推廣的要點。

訪談到了尾聲,林啟鵬拉起行李,準備搭車前往下一站。一路走來,心理學幫助他瞭解自己、走出自己,也引領他找到佛法,逐步靠近人生的真相。一步步探索自我、親情、婚姻與下一代……,在不懈地追尋答案中,他自信已摸索到一些關於生命圓滿的關鍵,但此路仍長,他以祈禱祝福分享的心繼續往前邁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