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勾勒「第二層健保」藍圖,改善目前健保困境!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情緒好糟 讓音符幫你療傷

【聯合報/李明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

有次演講完,一位女士過來靜駐一旁,耐心等我收拾器材,才含蓄地問「老師,請問憂鬱可以聽什麼音樂?」我看到她雙眼浮腫嚴重,想必正承受痛苦,遂停止手邊動作專心給予建議。

她告訴我每天以淚洗面,真的好難過,聽了我剛才演講內容,音樂可以靈活運用在生活中,想知道是否也能安慰憂鬱的心。

陷入這麼難過的狀態,一定得將負面情緒先排出去,適合「排」的音樂通常徐緩優美,具撫慰效果,例如貝多芬第五號「皇帝」鋼琴協奏曲慢板樂章,每個琴音緩緩敲出,精準地落在心頭上,訴說著過去點滴。聽著這樣的音樂容易引發情緒潰堤,因此痛哭一場,但這是必要的,這才是排情緒的毒。在這過程無需,也不該壓抑,每哭過一次,心裡的重量就減輕一些。

傷心時,聽傷心音樂的音樂療法原理,早在西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他的「同質效果」或稱「淨化效果」中已提出。當時亞里斯多德觀察一般民眾在觀看希臘悲劇演出,投入地跟隨劇中人物悲傷落淚、歡喜鼓舞、憤怒謾罵、憂傷糾結,情緒歷經波瀾起伏過後,彷彿歷經一番心靈洗滌,走出劇院各個神情輕鬆,心情愉快。基於此,建議當情緒低落,選擇與情緒一致的音樂,達到排放、淨化身心效果。

情緒療癒除了「同質效果」,尚有另一選擇。由同樣為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在西元前6世紀提出的音樂治療原理「逆療法」。畢氏認為,人需要療癒乃是本身的頻率和節奏亂掉了,需要藉助和諧的、規律的音樂重新調整。簡言之,傷心時,聽愉快的音樂,以愉快的聲音來撫平低落的心情,選擇與當下情緒相反的音樂,此法稱為「逆療法」。

許多人疑惑,究竟哪一項較為受用?其實並無定論,它必須因人、因狀況而異靈活應用。例如內向、敏感的人情緒復原需要較長時間,實施「逆療法」對他而言太勉強,「同質效果」是較合適的選擇,慢慢從情緒中走出來。個性外向的人通常個性開朗,不會陷入情緒太久,聽一則笑話,播放一首熱情有勁的音樂,扭扭身體,馬上就沒事了。

除了天生個性,有時候與事情的嚴重性有關。太傷的經驗通常需要多一些時間,多幾道音樂排放過程,才能逐漸釋懷;面對小傷也許唱首快樂的歌就度過了。這些都是選擇同質或逆療的考量因素,回歸個人本身,每個人,每次情況都獨立看待。

我建議這位憂鬱的女士,以貝多芬「皇帝」鋼琴協奏曲淨化情緒過後,接一首新世紀的音樂,如凱文柯恩的「雨過天晴」(選自綠鋼琴專輯)幫助情緒緩和,最後聽一首輕快的喬布林音樂,例如「街頭藝人」,感受音樂中輕巧無憂的節奏,徹底走出憂鬱陰霾。

【2009/07/28 聯合報】

憂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