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藥品別亂吃!一次瞭解「慢性腎臟病」5大警訊、8大高風險族群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症汙名化 讓病友不想看病

社會汙名化導致四成的思覺失調症病友感到自卑、影響就醫意願。
社會汙名化導致四成的思覺失調症病友感到自卑、影響就醫意願。
圖/123RF

日前國內發生幾起社會攻擊案件,但部分媒體報導標記凶嫌有精神疾病,使大眾對病友起疑慮,病友及家屬也感到不安。醫師指出,社會汙名化導致四成的思覺失調症病友感到自卑、影響就醫意願,但經過良好治療,其實能走向復原之路,盼社會共同去汙名、鼓勵病友穩定治療。

「可怕的是社會態度,而非病人。」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張家銘指出,該會去年和康復之友聯盟進行調查,發現大眾對思覺失調症抱有偏見及錯誤認知,例如誤認病友「無法見人」、「具有危險性」及「無法工作」。

調查也發現,病友日常生活中因自覺受到歧視,四成病友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罹病,也認為別人無法接納自己在看精神科。另有四成五的病友擔心告知外人自己有精神問題,會對自己不利。

張家銘感嘆,有的病友還沒被外界評斷,就因為社會氛圍不友善,長期累積不愉快經驗而把自己標籤化,「縮」起來不肯就醫。他遇過不少病人和家屬,因害怕受歧視,雖曾到精神科門診與住院,卻中斷治療。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李麗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說:「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心理、身體健康並重,才是真健康。精神健康若有狀況,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早期診斷、穩定治療。

張家銘說,部分患者感受到的「幻覺」,對病友而言非常真實,若沒有即時服藥,降低幻覺頻率,病友會愈來愈沒有現實感,反覆地在疾病煎熬中受苦。近年精神醫療進步快速,藥物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及更少的副作用,基層到醫院騛有專業人力,若能好好諮詢、衛教、給藥、評估,輔以社會心理處遇的整合式治療,能大幅減少病情不穩造成的問題。

康盟與台灣精神醫學會推出衛教動畫,解說思覺失調症病因及症狀,幫大眾正確認知思覺失調症。

編輯推薦

思覺失調症 幻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