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X戰警》女星動刀4次切除雙乳續命!乳癌7大特徵,任一側乳房異樣都是警訊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作家文字力渲染強 小心仿效型自殺


圖/ingimage

某位年輕才女作家近來自殺,引起社會譁然和感傷,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然而在媒體大篇幅、高曝光的聚焦報導下,加上該位作家本身文字的渲染力和穿透力,讓人擔心很有可能造成「仿效型自殺(copycat suicide)」人數增加。

台灣過去曾有一次大幅報導某藝人自殺事件,之後相關新聞接二連三,包括不久後台中某高中女學生跳樓受傷、北桃兩位消防隊員自殺身亡、台北男性跳樓自殺、姊姊上吊自殺、高雄學生殺人後自殺悲劇,令人痛心,是否是模仿效應很難斷定,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呼籲全世界對於自殺報導,要有「六不六要」原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負面效應及更多悲劇。

「六不」:

.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

.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的細節。

.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

.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

.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

.不要過度責備。

「六要」:

.當報導事件時,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

.提到自殺時,用「自殺身亡」而不要用「自殺成功」這樣的字眼。

.只報導相關的資訊,且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

.凸顯不用自殺的其他解決方法。

.提供與自殺防治有關的求助專線與社區資源。

.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

許多媒體把自殺新聞大辣辣放在新聞頭版,就違反了其中的「事件應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許多媒體不應把自殺人物歌頌悲劇化,暴露過多細節,容易造成負面效應。

自殺過去名列台灣十大死因長達12年,2010年才首度降到十大死因之外。根據統計,自殺身亡的人約有38%在自殺前一周直接或間接尋求協助,64%在前一個月尋求協助,約75%在自殺前三個月內曾經尋求相關幫助或透露出自殺企圖的蛛絲馬跡。因此適當定期的關懷親友是建議的。

部分網路謠傳:「憂鬱症的人不會真的自殺死掉。」這點是錯的。憂鬱症的人比起一般民眾來說,自殺死亡的機會高出許多,甚至許多憂鬱症的病人在康復後,曾懊悔自己曾作出自殺企圖。憂鬱症是種心智疾病,讓患者就像戴著灰色的眼鏡看世界,讓他們可能對未來感到絕望、對過去感到罪惡感、對現在感到痛苦,除此之外可能伴隨著吃不下、睡不著、注意力變差、思緒行動遲緩、提不起勁喪失興趣等,而憂鬱症患者建議接受適當的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並且維持健康作息,加上旁人聆聽和轉移注意力,能夠減緩改善憂鬱症症狀。

要注意的是,旁人應該給予患者陪伴、傾聽和支持,而非用命令的方式指責患者「不夠堅強」、「想開一點」、「想太多」等。

懇請政府機關及有關單位謹慎小心處理這次的社會事件,給予媒體及民眾正確的衛教訊息,避免產生不良的負面效應。

自殺 憂鬱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