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疾病引發致命肺高壓?
蔡長祐醫師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若是有疲倦、易喘、頭暈、胸悶、下肢水腫等症狀時,要當心併發有致命危機的「肺動脈高壓」!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長祐理事長表示,肺動脈高壓為發生率很低的疾病,大部分與其他疾病有關,而幾乎所有自體免疫疾病都有可能誘發肺動脈高壓,其中又以乾燥症、硬皮症、混合性結締組織疾病、紅斑性狼瘡等為高危險群。
針對上述高危險患者,蔡長祐建議每半年至一年進行肺功能檢查,若有喘、呼吸困難等相關症狀,再加做心臟超音波;有必要可進一步做「六分鐘步行檢查」評估,而最準確的則是右心導管檢查。
過去肺動脈高壓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蔡長祐還記得多年前有位紅斑性狼瘡病患,才40多歲就因併發肺動脈高壓住院,早上查房時還能和醫師對話,幾個小時後就突然昏迷,急救無效,不幸過世。
「病發突然,有猝死危機!」是這個病症最可怕之處。幸而自2000年起,陸續有新藥發展,突破了肺動脈高壓的治療瓶頸。目前肺動脈高壓的藥物依作用機轉可分為三大類:一氧化氮途徑、內皮素途徑及前列環素途徑。醫師會依臨床狀況選擇,視情況也可能併用2、3種不同類藥物。
蔡長祐表示,拜藥物發展之幸,同樣是紅斑性狼瘡併發肺動脈高壓,另一位 50多歲女性病患,使用肺動脈高壓標靶治療藥物後,氣喘、疲累等症狀很快改善,心臟超音波追蹤也發現右心室壓力由100毫米汞柱 (正常<20) 降至30毫米汞柱,因為改善效果明顯,病人回診時還會主動提醒醫師記得開藥。至今已用藥超過5年,每半年至一年會做一次心臟超音波追蹤,病情控制理想。
蔡長祐強調,肺動脈高壓有猝死危機,一定要配合醫師治療、定期追蹤,有疑似症狀時務必主動告知醫師,千萬不要忍耐;此外,本身的自體免疫疾病也要妥善控制,同時可參考高血壓飲食建議,注意控制飲食中的鈉攝取量,降低心血管負擔。
同類文章
春暖花開誘發4大過敏疾病 「5要3不要」抗過敏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
罹紅斑性狼瘡以為變胖忙減肥 女急性腎衰竭險送命
晨起僵硬無法握拳! 婦連跑4科才知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
徐國勇今早氣喘復發 氣喘病友近期要注意這一點
指腕腫痛推拿還不好 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高音飆不上、蠟燭吹不熄 留意肺功能出問題
為了多吸一口氣 肺纖維化及早治療
自體免疫5大風險族群 嚴防肺纖維化
硬皮症患者面無表情 想笑卻笑不出來
下背痛「休息越久越不舒服」?醫師提醒得提高警覺
身體出現不明紅疹且四肢無力 小心可能是被這種疾病纏上
防流感、抗新冠病毒 醫師教你簡單3招增強免疫力
天冷手指發紫是血液循環差?手指呈現3個顏色得當心
自體免疫病患注意3大警訊 慎防肺纖維化
醫病天地/莫名關節痛別忍 小心全身遭殃
自體免疫疾病恐釀肺纖維化 留意三大徵兆
自體免疫疾病恐釀肺纖維化 初期「三大徵兆」要注意
醫病天地/手指腳趾麻痛 原來患雷諾氏症
晨間手指僵硬、腫痛別輕忽! 小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人易好發
越乾淨越好嗎?專家:寄生蟲的存在會抑制發炎反應
疏於除濕讓孩子過敏 11%家庭環境真菌超標
喝可樂會痛風?風濕科醫師解密 竟是果糖在搞鬼
紫斑症可治療! Selina任大使齊步健走 籲病友勇敢
過敏無礙智力 照顧者壓力大
吃完火龍果呼吸困難休克 原來過敏
眼睛紅腫痛不是結膜炎,竟是「皮蛇」!醫師:注意是否還有這些症狀
症狀千變萬化、全身受影響的多發性硬化症 醫:唯有靠這件事改善
皮蛇圍身體一圈會致命?延誤治療,這件事比死亡更恐怖
常常口乾舌燥、四肢乏力、欲哭無淚?要小心可能有這個問題!
猜你喜歡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腎不好不能吃香蕉?醫師點名傷腎地雷:止痛藥、不明中草藥保健品少碰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主動脈瘤如體內未爆彈!心外醫:5症狀中1恐要命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研究揭女性血壓應比男性低!專家解析正常血壓值
少女「抽菸加一天一罐汽水」牙齒發黑爛光 網友嚇:該刷牙了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頸椎病來得早又難好!醫:穩定頸椎才治本
輕熟女成月亮臉!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搶救腦內風暴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如何舒緩? 物理治療師教坐椅子就能做的「簡易動作」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預知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 專家建議做1事!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白飯和炒飯哪種讓血糖飆升?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腎不好,什麼情況要洗腎?泡泡尿是前兆?醫解答「透析條件」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
皮膚癢睡不好 3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