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當季/西瓜水多熱量低常吃過量 營養師提醒這些人這些時候要克制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講到夏天的水果,首先想到的八成是西瓜!天熱口乾舌燥時,幾片冰涼西瓜下肚真是一大享受。但不要以為西瓜熱量低,吃太多可要當心糖份攝取過量,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鉀含量,腎臟病不宜多吃。
西瓜茄紅素真不少 飯後吃吸收好
【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6-06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
(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原產於非洲的西瓜,又名寒瓜、夏瓜、水瓜,炎炎夏日,西瓜是最夯的消暑聖品之一,西瓜(Watermelon)的英文名直譯,就是水分多的甜瓜。在台灣,有大粒紅西瓜、黃心的小玉西瓜、無子西瓜及黑美人等。
水多熱量低 卻常吃過量
國泰醫院營養師陳明玉:
西瓜的水分含量非常高,高達93%左右,儘管熱量比蔬菜略高一些,但每100公克去皮西瓜,熱量也只有35大卡,連皮計算更低,只有25大卡。
西瓜熱量雖不算高,卻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食用過量,攝取的熱量往往不如想像中低。一片100公克的西瓜,約莫是餐廳飯後水果一片大小,四片下肚,等於吃進近百大卡。
纖維不算多 糖分卻不少
相較許多水果,西瓜的纖維質含量不算高,每100公克只有0.3公克。雖然西瓜也稱不上是高鉀水果,每100公克的鉀含量約為100毫克,但三片下肚(以重量兩公斤多的小玉西瓜為例,大是八分之一顆),鉀攝取量就有300毫克,不只腎臟病不宜多吃西瓜,喝西瓜汁時更要留意。
至於糖尿病患,因西瓜糖分稍高,也要控制食用量。一次以三片(300公克)為限,每日最多可吃兩回。
維生素比一比 黃西瓜遜一籌
值得一提的是,紅西瓜還富含茄紅素、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具有抗氧化、防癌功效。黃西瓜雖也有,含量相對少了點。一般人較熟知番茄茄紅素含量高,往往不知紅西瓜含量也頗為豐富,若以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為例,紅西瓜明顯高於柳丁,比起木瓜也毫不遜色。
不管是茄紅素或維生素A,以油脂烹調能提高吸收率,就此而言,飯後吃西瓜比空腹吃來得好,且能解飯菜的油膩感。
維生素C在哪? 藏在白肉黑子
維生素C部分,西瓜含量不如一般人想像那樣突出,100公克的西瓜,只有8毫克維生素C。且含量最多的並非紅、黃色果肉,而是介於它跟西瓜皮之間的白色果肉,以及西瓜子。
買回家擺冰箱? 放室溫比較好
很多人買回西瓜後,習慣性地往冰箱裡送,但有此一說,像西瓜這類熱帶水果,不適合存放在太低溫處。美國曾有研究發現,攝氏21度室溫及通風處有助西瓜熟成,還能提高茄紅素、β胡蘿蔔素含量。
中暑後吃瓜 能退熱降溫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
西瓜性寒、味甘,能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因為水分含量多,吃西瓜還能利小便、降血壓,以及解酒。
在傳統醫學上,西瓜又有「天然白虎湯」之稱,能用來緩解發炎性的發燒,像是扁桃腺炎、咽喉腫痛等,口角發炎的人也很適合吃西瓜。中暑後吃西瓜,則有退熱降溫的功效。
空腹吃西瓜 肚子吃不消
台灣有句俗話,「半暝吃西瓜反症」。主要是因為空腹吃下太多的西瓜,夜半肚子痛,起床拉肚子。西瓜屬性較寒,一般人食用無妨,但體質虛寒、胃腸不好、胃腸潰瘍患者,以及剛生產完的婦女、手術後患者不宜多吃。容易頻尿的人,除了適量食用,還要避免太晚吃西瓜,以免半夜猛跑廁所。
西瓜霜解熱 治牙齦腫痛
頗富盛名的西瓜霜,也是西瓜產物之一。西瓜皮長期放置後,表皮上會出現類似發霉的白色霜狀粉末,取下後就是最古早的西瓜霜,能清涼、解熱。而現代西瓜霜,還另外添加青黛等中藥材,用來治療牙齦腫痛、口腔炎等。
推薦閱讀

陳旺全
📍現任:
中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
📍專長
中醫內婦兒科疾病、腫瘤疾病、過敏性疾病、肝胆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後遺症、特殊疾病針灸治療。
☛立即預約:https://bit.ly/2SQ6xD0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醫師給你問/怕疫苗副作用?試試這帖防疫茶舒緩!名醫陳旺全遠距諮詢限量開放
中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 陳旺全/WaCare 遠距諮詢
預防方法/睡不好有失智風險 3撇步助好眠
非藥物治療/睡不好影響腦部血液循環…2招有助遠離失智
【免費課程】中醫名方傳授穴位大補帖,Live新開課線上Q&A!
生這些病別亂吃水果! 一張表看懂「疾病對應忌食」清單
紅棗、黑棗功效差在哪?中醫詳解:吃多恐反效果
吃當季/柳丁助血壓控制、緩熱性感冒解便祕 但有3種人要節制!
養肺、防感染 多吃百合及山藥
一分鐘養生保健/緩解頭痛 按壓合谷穴
吃當季/「西瓜」能清熱解暑止渴、降血壓 被中醫稱為「天然白虎湯」但有7種人要注意
吃當季/果汁之王「百香果」抗老防癌、改善便秘!但這3種人要注意
吃西瓜肉不吃「這裡」,可惜了!
中醫納入長照 總統「記下了」
中醫也將有免疫療法了?中醫師找到2藥材有望治療癌症
中藥房爭生存權 師徒傳承科班證照糾葛20年
猜你喜歡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