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嬰中心居家保母指引出爐 指揮中心:1人可帶4小孩
全國7月27日至8月9日降為二級防疫警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也公布,托嬰中心及居家保姆收托指引,包括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須達8成,接種第一劑目14天者或未接種者,需自費提供3日內快篩陰性證明,每周也進行一次自費快篩。
社家署長簡慧娟表示,因應警戒降級,有條件開放托嬰中心收托,包括工作人員施打疫苗要到8成,第一劑未滿14天,或沒接種疫苗者,首次服務提供前,要提供三日內有效抗原快篩,並提醒托嬰中心,若有照查檢表檢查以後,報給地方政府被查,就可以提供服務,地方也可以做抽查。
簡慧娟說,每日相關人員需量體溫做健康監測,體溫有異常需通報,如果被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者,不能上班,孩子不能送托,每天要兩次環境傾銷,強化廁所衛浴清消頻率。工作人員在托嬰中心內用餐,環境通風、要梅花座、放置隔板,孩子供餐用套餐,工作人員要分菜,餐具都要用自己餐具,水瓶不能混用。
簡慧娟表示,服務動線要分區,照顧上以分艙分流、分組機制,一個服務人員帶4個小孩,五人為一組,分區分層分室來規劃,二級警戒以上時間禁止室外活動。訪客與家長接送,需要實聯制並造冊,管制訪客與接送人員。課程服務盡量分組進行,以五人一組模式進行。
若出現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簡慧娟說,需要在24小時內通報主管機關包括衛生局、1922,疑似病例要放置在隔離空間,疑似案例送醫後,空間需清消,一旦確診要配合通報,如果有一人確診,機構要停托3天、並進行清消。托嬰需每天通報收托人數,採檢作業也要通報,有違規事項可以跟主管機關通報,請地方政府查察。
至於保母,簡慧娟表示,居家環境收托孩子較少,之前有縣市停止收托,也提醒保母與同住成員、收托孩子要每天量體溫,居家隔離檢疫、自主健康管理者不能提供服務或收托,環境每天也要清消,用餐環境須通風,須使用個人專屬餐具、避免共食,用餐完也要環境清消,疑似病例需24小時內通報,如果有確診病例要暫時停托,沒有做完相關清消,在要求恢復收托前都暫時停托。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多國未規定盡速火化 星准守靈3天
獨/走出台灣才能從容告別?多國確診殯葬規定一次看
等好久!南韓宣布:下周一解除戶外口罩令
上海疫情受控 新增本土降至萬例以下
台灣未來也會嗎?超過一半的美國人 曾感染新冠病毒
北京疫情緊張 擴大至11個區域全員3次核酸檢測
香港中大:預估500萬人感染 5月底回落至每日千例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 確診COVID-19
打高端想赴日 兩方式解套
第三劑打AZ高端 赴日免隔離往返剩10日不適用
日本1日起放寬邊境管制 認可台灣「小黃卡」
好想出國解封有望?一圖看各國鬆綁邊境 日本打滿3劑持台灣小黃卡免居隔
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 英國女王確診新冠肺炎
曾同框確診西班牙國王 總統府:賴清德昨天快篩陰性
宏都拉斯總統確診 賴清德快篩報平安
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確診 總統府:賴清德今早快篩陰性
累計確診113例 杭州「轉捩點出現」
貝里斯總理確診 府:副總統賴清德健康良好
香港本土病例連3天破百 官方呼籲員工在家工作
針對Omicron3特性 美英縮短居隔天數、增加快篩頻率
帛琉不是零確診!暴增逾百例 旅行業者證實
香港出現「倉鼠傳人」新冠疫情 專家稱恐是全球首例
與病毒共存? 科學家警告:別太早放棄抗疫
「希望人人打得到」美國科學家研發更易量產新冠疫苗 放棄專利申請
新冠確診導致男性生殖器縮短?美泌尿科醫師:真的
又有變異株在法國出現 傳染力更強、更能使疫苗失效
別再看確診數? 佛奇:住院率更能表明Omicron情況
以色列孕婦同時染新冠流感 羅一鈞:國外冬季常見情況
全球首例Flurona 以色列孕婦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
浙江疫情再起 寧波取消赴京班機並關閉部份場所
猜你喜歡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當醫師確診時/連吞口水都痛,傅雲慶靠這些克服喉嚨痛!面對Omicron「戒慎但不用恐懼」
今本土+2.8萬 單日確診人數創近兩個月來新低
本土+3.8萬例 羅一鈞:未來單日確診應都維持3萬多例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當天竟不是臥床休息 婦癌權威賴鴻政染疫仍做一事避免肺部積痰
本土+3萬4748 境外+79 死亡+96 各縣市均5千例以下
確診請特休不能申請補償?疫苗險只針對不良作用給付?統整容易忽略漏領的防疫補償金
有症狀卻快篩陰?專家示警:出現2症狀就別忍 尤其是年輕族群
整理包/MIS-A、MIS-C是什麼?常見症狀、好發年齡 5大QA一次懂
本土+3萬5699 境外+101 台中、新北5千多例位居一二
當醫師確診時/「Omicron比想像中強!」胸腔科醫師李國賢染疫:喉嚨乾最痛苦,孤獨感最揪心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每5人就有1人中「長新冠」! 醫師:6大染疫後遺症別輕忽,教你判斷自己是否有後遺症
當醫師確診時/絕大部分確診病人是輕症 風濕免疫科醫師翁國益提醒2類人應積極就醫
公布「重複感染」定義 染疫1-3個月症狀惡化者即算、1個月內則不列入
家用快篩T線呈微弱紅線是確診? 感染科醫師曝這關鍵
中重症221、121死 18歲少女未打疫苗 肺炎併呼吸衰竭亡
台灣每百萬人染疫死亡數再攀升? 莊人祥:確實有可能
0至9歲染疫孩童致死率下降 羅一鈞曝主要關鍵因素
確診者居家隔離垃圾怎處理?密封消毒靜置3步驟不可少
女性患長新冠機率比男性高 研究揭男女性較易出現哪些症狀
增369例中重症個案134死 11歲女童重症、MIS-C已出院
Omicron確診過、打完3劑仍可能「二次感染」! 專家揭「重複感染症狀嚴重度」
當醫師確診時/阮理瑛與另一半同時確診 喉嚨劇痛、失去嗅覺最震撼
快篩判讀超過15分鐘無參考價值?C線沒顏色正常嗎?醫師解答
長新冠咳個不停 中醫師建議按壓這個穴道可有效緩解
指揮中心公布台灣防疫成績單 專家:民眾其實不關心
南投老婦外出取藥 健保卡一插竟是「確診居隔期」開罰20萬元
獨/遲公布、不公布、不能查? 官方回應新冠死亡3疑點
92歲確診嬤在急診室等29小時 新北衛生局:無醫院拒收情形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營養師教「飲食+保健法」緩解確診4大症狀,加速痊癒、減少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