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新冠肺炎? 醫師:不檢測,難判斷
美聯社報導,醫師指出,流感與新冠病毒另一項差別則是,染疫患者會出現味覺、嗅覺喪失,但這種狀況並不一定會發生在所有染疫患者身上,因此很難做為究竟是流感還是病毒的判斷標準。
由於流感與新冠病毒極為類似,進入流感季節之後,病毒檢測的重要性將大幅提高;報導指出,醫師必須透過檢測,才能決定如何治療患者。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索羅門(Daniel Solomon)指出,另一種可能性則是,患者同時感染新冠病毒與流感,患者能否獲得病毒檢測,關鍵在於當地社區檢測是否方便取得。
他說:「目前我們並沒有看到流感的社區傳播,因此現階段還沒有建議針對流感進行大規模檢測。」
一般而言,新冠病毒傳染力超過流感,多數染疫患者卻沒有把病毒再傳給別人,但少數染疫患者卻是傳染力強大的超級傳播者。索羅門分析,相較於流感傳染,超級傳播者較常出現於新冠病毒案例當中。
醫師指出,施打流感疫苗是避免流感的重要之道,衛生主管官員已經指出,希望今年看到破紀錄的流感疫苗施打人數,如此一來才能避免在疫情期間,醫療系統不會被染疫患者與流感患者同時擠爆。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上海疫情受控 新增本土降至萬例以下
台灣未來也會嗎?超過一半的美國人 曾感染新冠病毒
北京疫情緊張 擴大至11個區域全員3次核酸檢測
香港中大:預估500萬人感染 5月底回落至每日千例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 確診COVID-19
打高端想赴日 兩方式解套
第三劑打AZ高端 赴日免隔離往返剩10日不適用
日本1日起放寬邊境管制 認可台灣「小黃卡」
好想出國解封有望?一圖看各國鬆綁邊境 日本打滿3劑持台灣小黃卡免居隔
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 英國女王確診新冠肺炎
曾同框確診西班牙國王 總統府:賴清德昨天快篩陰性
宏都拉斯總統確診 賴清德快篩報平安
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確診 總統府:賴清德今早快篩陰性
累計確診113例 杭州「轉捩點出現」
貝里斯總理確診 府:副總統賴清德健康良好
香港本土病例連3天破百 官方呼籲員工在家工作
針對Omicron3特性 美英縮短居隔天數、增加快篩頻率
帛琉不是零確診!暴增逾百例 旅行業者證實
香港出現「倉鼠傳人」新冠疫情 專家稱恐是全球首例
與病毒共存? 科學家警告:別太早放棄抗疫
「希望人人打得到」美國科學家研發更易量產新冠疫苗 放棄專利申請
新冠確診導致男性生殖器縮短?美泌尿科醫師:真的
又有變異株在法國出現 傳染力更強、更能使疫苗失效
別再看確診數? 佛奇:住院率更能表明Omicron情況
以色列孕婦同時染新冠流感 羅一鈞:國外冬季常見情況
全球首例Flurona 以色列孕婦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
浙江疫情再起 寧波取消赴京班機並關閉部份場所
Omicron是不同的疾病?牛津專家:平均住院3天 高死亡率成歷史
港日等選手也染疫 文姿云社群報平安
英現Omicron首死 我不升高 羅一鈞:還需更細節的統計
猜你喜歡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為何清冠一號在台灣是嚴格管控的處方藥 國外卻是稀鬆平常的保健品?
整理包/「快篩陽性=確診」上路! 哪裡可以請醫師評估?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名單一次看
第四劑該打什麼廠牌?專家:重點不在哪個保護力比較好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全民快篩陽性確診今上路 「這些」要擺一起拍照
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
討論度高卻容易被忽視的Omicron症狀 醫師告訴你出現嘔吐狀況該怎麼辦及緩解方法
清冠缺貨!染疫兒童發燒如何自救?中醫師教你這樣做
清冠一號是什麼?民眾可以自行購買嗎?營養師帶你從清冠一號認識食品及藥品的差異
本土增8萬1852例 確診104死再創這波疫情新高
確診用藥QA/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誰及何時該吃抗病毒藥物?輕中重症適用藥品及申請流程詳細看
清冠一號究竟有沒有科學實證的療效?教授這麼說
感染Omicron如何判別是重症?確診者三餐怎麼吃才好得快?新冠確診常見問題一次看
蘇貞昌加碼宣布 0至6歲免費領5劑快篩試劑
羅一鈞自曝糖尿病史勸世 別為吃「無敵星星」故意染疫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本土+9萬4808例、中重症增343 死亡126例 全創新高
感染Delta、Omicron BA.1、BA.2有不同新冠後遺症風險嗎?英國最新數據揭曉
確診者圖文日記/我以為我可以隨時接受闔眼 確診後才明白「生命是個變數」
新冠染疫後無症狀、輕症,還需擔心後遺症嗎?中醫觀點:5成患者會出現這種病
打過新冠疫苗後染疫可獲得超級免疫力?專家解析「刻意被感染」到底是不是好主意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本土+84587例 中重症+223例 再增59死
整理包/「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Omicron「輕症、中症、重症」個別症狀曝! 食慾不振、拉肚子應警覺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