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眼睛癢以為過敏 13歲染疫引發神秘炎症瀕死
目睹13歲兒子的慘痛教訓之後,住在華盛頓州貝瑟爾(Bothell)的婦人泰瑞莎‧勞森(Theresa Lawson)說,希望社會大眾千萬不要存有「這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的僥倖心態,「如果我們經歷事情最初那幾天或幾小時的真實狀況,可以透過電視播出的話,我想再也不會有人敢不戴口罩就出門。」
國家廣播公司(NBC)晨間新聞節目「今日」(Today)報導,泰瑞莎‧勞森的13歲兒子安東尼(Anthony Lawson)4月底開始頭疼、眼睛癢,由於沒有發燒,泰瑞莎為兒子查看之後,認為一定是季節過敏。
相隔兩天後,安東尼‧勞森不斷嘔吐,而且食慾不振;泰瑞莎‧勞森回憶:「他有整整兩天竟然連電視都沒打開,如此反常讓我特別覺得不對勁。」
身體出現狀況的三天之後,安東尼終於被家人帶到緊急醫護門診,返家之後當天晚間大腿突然出現紅疹;泰瑞莎‧勞森致電緊急醫護門診詢問,得到的回覆是讓安東尼服用過敏成藥Benadryl即可,也讓他早點上床休息。
泰瑞莎‧勞森說,不料短短幾小時裡,安東尼的紅疹從大腿一路擴散到胸前、肩膀以及手臂,而且顏色漸漸變成深紫色,他還大量盜汗、嚴重嘔吐,雖然出現低燒但雙手雙腳摸起來卻是冰冷的,指甲發紫。
她說,安東尼的眼白看起來像是「被人塗成紅色」似的;當安東尼開始呼吸困難,變得意識不清時,她的丈夫大衛(David Lawson)將安東尼緊急送醫。
安東尼森被送到醫院後,心臟、腎臟均已衰竭;醫師為他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現陰性。安東尼住進了西雅圖兒童醫院(Seattle Children`s Hospital)心臟疾病加護病房。
泰瑞莎‧勞森表示,醫院為安東尼進行檢測,發現他的體內已經有新冠病毒抗體,終於為安東尼的奇怪病因找到解釋:他得了新冠病毒引發的「小兒多系統炎症反應綜合症(pediatric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簡稱PMIS),原本健康良好、擅長體育活動的安東尼,在短時間內發病便陷入器官衰竭。
她表示,仍在住院當中、需要坐輪椅的安東尼如今狀況趨於穩定,可以自行呼吸,沒有發燒,但必須接受復健治療,心臟是否會留下長期傷害,則仍有待觀察。
安東尼‧勞森本周稍早對母親說:「能夠活著,感覺真棒。」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獨/走出台灣才能從容告別?多國確診殯葬規定一次看
等好久!南韓宣布:下周一解除戶外口罩令
上海疫情受控 新增本土降至萬例以下
台灣未來也會嗎?超過一半的美國人 曾感染新冠病毒
北京疫情緊張 擴大至11個區域全員3次核酸檢測
香港中大:預估500萬人感染 5月底回落至每日千例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 確診COVID-19
打高端想赴日 兩方式解套
第三劑打AZ高端 赴日免隔離往返剩10日不適用
日本1日起放寬邊境管制 認可台灣「小黃卡」
好想出國解封有望?一圖看各國鬆綁邊境 日本打滿3劑持台灣小黃卡免居隔
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 英國女王確診新冠肺炎
曾同框確診西班牙國王 總統府:賴清德昨天快篩陰性
宏都拉斯總統確診 賴清德快篩報平安
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確診 總統府:賴清德今早快篩陰性
累計確診113例 杭州「轉捩點出現」
貝里斯總理確診 府:副總統賴清德健康良好
香港本土病例連3天破百 官方呼籲員工在家工作
針對Omicron3特性 美英縮短居隔天數、增加快篩頻率
帛琉不是零確診!暴增逾百例 旅行業者證實
香港出現「倉鼠傳人」新冠疫情 專家稱恐是全球首例
與病毒共存? 科學家警告:別太早放棄抗疫
「希望人人打得到」美國科學家研發更易量產新冠疫苗 放棄專利申請
新冠確診導致男性生殖器縮短?美泌尿科醫師:真的
又有變異株在法國出現 傳染力更強、更能使疫苗失效
別再看確診數? 佛奇:住院率更能表明Omicron情況
以色列孕婦同時染新冠流感 羅一鈞:國外冬季常見情況
全球首例Flurona 以色列孕婦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
浙江疫情再起 寧波取消赴京班機並關閉部份場所
Omicron是不同的疾病?牛津專家:平均住院3天 高死亡率成歷史
猜你喜歡
當醫師確診時/從未在外聚餐、高規格防疫仍快篩陽性!感染科醫師施長慶:千算萬算不如一次家中聚餐
再度回到3萬!今新增3萬9586例本土、134人染疫死亡個案
確診後咳嗽、易喘多久才會好?醫解答新冠後遺症康復所需天數
快篩陰等同康復?清冠一號要吃多久?醫親揭「解隔後」必知3大QA
當醫師確診時/連吞口水都痛,傅雲慶靠這些克服喉嚨痛!面對Omicron「戒慎但不用恐懼」
有症狀卻快篩陰?專家示警:出現2症狀就別忍 尤其是年輕族群
今本土+2.8萬 單日確診人數創近兩個月來新低
當醫師確診時/染疫一天內全家都中 泌尿科醫師曲元正:即便有無敵星星依然不敢大意
染疫3個月內不能打疫苗? 專家:打了浪費
本土今增4萬8283例、新增死亡166人
整理包/MIS-A、MIS-C是什麼?常見症狀、好發年齡 5大QA一次懂
當醫師確診時/「Omicron比想像中強!」胸腔科醫師李國賢染疫:喉嚨乾最痛苦,孤獨感最揪心
史丹佛研究:新冠腦霧與化療腦相似 即便輕症也會在大腦引起發炎反應
【重磅快評】一天帶兩個風向 蘇貞昌不累嗎?
到底該不該吃藥?確診者服新冠抗病毒藥最擔心的幾個問題
北部「三流」活動增加再掀疫情? 專家曝下周是關鍵
「二次感染」定義近期將明列:三個月內再驗出PCR陽,符合三條件將認定二次感染!
確診新冠肺炎可以吃什麼?營養師教如何避免進展為中重症
陳時中淡出記者會為選舉? 莊人祥:指揮官都有參加各項會議
陷內神通外鬼疑雲「下台負責」? 吳秀梅:依規定辦理
清冠一號並不是新冠用藥 而是「外感時疫」的臨時許可處方?
增369例中重症個案134死 11歲女童重症、MIS-C已出院
台大公衛:全國免疫防火牆達7成 6月底開始進入平原期
確診者居家隔離垃圾怎處理?密封消毒靜置3步驟不可少
輕症確診喉嚨痛不喝水更嚴重 耳鼻喉醫授可吃這些食物減痛
確診條件新增 莊人祥:核酸試劑快篩陽即確診
喉痛好痛快篩還是陰? 台大醫教你「雙採」提升靈敏度
當醫師確診時/病人休克沒床被迫躺地上CPR!急診醫吳紋綾:因染疫更能同理確診者說不出的痛
Omicron確診過、打完3劑仍可能「二次感染」! 專家揭「重複感染症狀嚴重度」
當醫師確診時/國內首位確診院長 黃弘孟住院後真心話:應該讓確診者住得舒服一點
莫德納兒童疫苗指引通過 建議0-6歲幼兒打2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