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ho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Heho
不少患者染疫後會出現新冠長期症狀,新冠長期症狀又被稱作新冠肺炎的急性後遺症,通常定義為持續超過 30 天的新冠肺炎症狀。一項刊登在《medRxiv》的研究表示,新冠長期症狀有許多表現:
●腦霧●疲憊
●運動時呼吸短促
●頭痛
●心悸
●身體疼痛
●心動過速和頭暈
研究團隊針對 2314 名成年患者進行調查,發現 67% 的長期新冠患者出現中度至重度的自律神經失調(障礙),神經病學研究助理教授 Lauren Stiles 表示,「研究發現,67% 的長 COVID 患者正在發展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根據估計,有 3800 萬美國人患有長期 COVID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至於染疫後症狀嚴重程度和自律神經失調的程度是否有關聯,目前根據研究團隊的說法,兩者是無關的,也就是說即便是輕症、輕微感染也可能導致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障礙)。
此外,自主神經系統對於控制凝血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扮演著重要角色,這兩大功能似乎也與長期新冠症狀有關,不過確切關聯還需要進一步審查。
降低染疫機會就能減少長期新冠症狀的發生,目前國內已開放特定族群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根據以色列一篇研究顯示,接種第四劑疫苗能夠降低染疫住院後的死亡率。
這項研究針對患者進行長達半年的觀察,發現與接種第三劑疫苗患者相比,接種第四劑疫苗者演變為重症的機率降低了 3.5 倍,整體而言,第四劑新冠肺炎疫苗降低重症及死亡率,面對 Omicron 大流行,第四劑疫苗對於高危險族群是有益的。
Characterization of Autonomic Symptom Burden in Long COVID: A Global Survey of 2,314 Adults
延伸閱讀:疫情之下你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防疫新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