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正確量血壓注意7重點,一圖看清坐姿!「722法則」做好血壓管理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新冠肺炎/ 台灣疫情

詹長權:與病毒共存必須有目標,最有用的方式是這個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教授詹長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教授詹長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健康

00:00/00:00

台灣邊境解封零加七上路已快半個月,台灣大學公共衛生教授詹長權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政府的解封政策,並沒有看到與病毒共存的目標,只是不斷修正檢疫、隔離政策,卻沒相關配套,他憂心「與病毒共存一定要有目標,而非沒有目標的共存。」

詹長權說,目前台灣對於高齡者的疫苗覆蓋率,真的不夠高,另外有的幼童有的染疫病逝,從公共衛生角度,死亡是發現太晚,並不是染疫到死亡時間太快,這也是篩檢的頻率不夠,篩檢工具不夠普遍、也不夠敏感。

詹長權認為,邊境開放之後,防疫挑戰仍嚴峻,政府解封,應設定有清楚的與病毒共存目標,以目前確診率應該還要再下降三十倍、死亡率下降十三倍。

但從這半年的確診、死亡數快,都比前兩年嚴重,社會還在糾結三加十一的討論,他認為與病毒共存「民眾的心態警覺心過度放鬆,我們可以過正常生活,不過不可以這樣放鬆」,社會不應還容許每天有三、五人因新冠死亡。

詹認為,共存最有用的方式就是打疫苗,但打疫苗這件事,很遺憾地,從二○二○年六至八月彰化血清抗體調查被終止之後,國內就沒有持續系統性社區血清調查,無法得知台灣每一波感染後的抗體強度,也不知道每一波開始打第一、第二劑之後,民眾經打疫苗後的抗體持續情形,「這些資料我們是沒有的,只能用猜測。」

甚至變種病毒Omicron之後,目前亞洲死亡率低、防疫好的新加坡與日本,都是選擇以mRNA作為第三劑加強針為主力,這也是他們與病毒共存的政策,甚至新加坡也快台灣半年鼓勵施打第三劑,老年人覆蓋率高,這都是他們低死亡率的原因之一。

他認為,中型接種站還是應該要存在,不然給民眾的訊息,就會覺得打疫苗並非政府非常重視的事,接種速度當然就不會快。

詹長權也感嘆,現在台灣的新冠死亡率是百萬分之二點多,但世界各國防疫做得好的,應降到百萬之零點多,更好的百萬隻零點零多,台灣應設定一個目標值,不僅是政府、指揮中心,社會態度都不能過度輕忽。

與病毒共存 疫苗覆蓋率 第三劑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