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名曾任中研院P3實驗室人員,感染Delta變異株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北市初步研判為工作場域感染及實驗室病毒外洩,對此專家表示,根據確診者發病症狀時間軸,認為「社區感染」嫌疑大。
台大前感染科醫師孔祥琪指出,已知該案曾在10月15日遭實驗鼠咬傷,有自行快篩陰性,後來在11月19日又再遭咬傷,但並無快篩,到11月26日才出現咳嗽。
此外再12月1日頻繁咳嗽後,12月4日則出現打噴嚏、流鼻水,並於12月8日嗅覺異常篩檢。從第二次咬傷到病發,和最後篩檢,已隔了至少十多天以上,但Ct值仍低。
「倘若是在11月中旬遭實驗鼠咬傷,加上打過二劑莫德納,時隔多日抗體濃度應該下降快,Ct值不會這麼低。」他認為,該案應該是在11月下旬遭感染。
孔祥琪說,目前老鼠咬傷對於病毒感染,並不是有效的傳播方式,該案不排除是社區感染,其感染源另有其人,需要再有更多調查。
目前未來14天的觀察關鍵,首要先注意第一圈匡列者,是否有任何人確診,若無則風險低。他認為最佳狀況就是像當初機捷員工確診,往外框列均無個案,最後銷聲匿跡。但如果第一圈有人確診,就需要層層包圍,防止疫情擴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