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向中央喊話,「應公布校正回歸數字怎計算出來?讓我開開眼界。」柯說,大家不用去究責校正回歸的中央或地方責任,「面對問題也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新北市長侯友宜則說,相信只要把數據弄更清楚,也好掌握新北疫情,不要有空窗,盼地方中央一起努力。
陳時中說,在地方(醫院、採檢站)完成通報後,指揮中心才能接到確診個案訊息,個案進入通報之前,指揮中心無法知道採檢結果。一旦完成通報,地方衛生局就能在登錄網站看到相關資料,「地方跟指揮中心是同步知道的。」
陳時中強烈建議,採檢後至結果出爐,民眾應該待在家中,不能出門。指揮中心將透過健保署健康存摺,主動通知陰性結果。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即日起,快篩結果透過IC卡傳到健保署,即刻傳至健康存摺,民眾隔日就可從健康存摺查詢快篩和PCR採檢結果。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表示,以「發病日」觀察趨勢,可避免採檢時間及行政流程的影響,較貼近疫情實況、較領先的指標,可更精準匡出個案發生感染、帶來傳播的區間。
疾管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顯示,過去四周內,萬華及板橋發病人數,在前三周占全國之七成五到九成,其他區域只占一成,但上周其他區域所占比率已上升到一成五。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這代表疫情正以板橋和萬華為中心不斷往外擴,且未被控制下來。建議以發病日、診斷日等兩日期為主,別再強調研判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