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升溫41人嚴重肺炎 2人同時使用呼吸器葉克膜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指出,目前確診個案中共41人嚴重肺炎或呼吸窘迫,2人同時使用呼吸器及葉克膜,醫療團隊積極治療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還有568名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者住院,當中41人為嚴重肺炎或呼吸窘迫,15名住在加護病房病例中,13人使用呼吸器,其中2人同時使用葉克膜。
張上淳說,台灣這一波傳播鏈其實比較特別,因為台北市萬華區基本上都是中高齡族群感染,所以整個分布可以看出50至70歲比例很高,高齡族群屬於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群,目前重症比例與過去相比確實偏高。
張上淳表示,現階段確實重症比例變高,從過去加護病房或使用呼吸器不多,現在數目增加不少就可看出端倪。這樣的變化究竟是與感染者年齡層分布有關,或受到英國變異株影響,仍待後續統計報告出爐才能釐清,不過年齡群必然是重要因素。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現在台北市5個萬華相關採檢站,其中4站使用快篩,以台北市計算,昨天統計使用快篩採檢民眾共2274人,主要都有萬華相關活動史,達245人陽性,陽性率約10.8%。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擴大,降載醫療量能,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表示,截至今天中午,已將133名不需積極治療新冠肺炎確診者安置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與一般集中檢疫所差異在於,加強醫療照護功能,護理人員24小時進駐,也備有藥物及氧氣瓶等。
據指揮中心統計,一般集中檢疫所共4200間房間,現在尚有1800多間可用,其中1500間預計作為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依北中南部個別預設最多可準備600間、300間及600間,其中北部已住133人,235間可立刻使用,其餘仍在整備中。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2歲童染疫亡 基市:衛福部機制耗時更久
觀察站/放寬居隔沒配套 是嫌染疫速度太慢?
居家隔離新制不溯往 出門篩陰「自由心證」
0+7上路!居家隔離幾乎解禁 專家憂染疫暴增
隔離天數可自選? 打完疫苗仍可選「3+4」
長照機構致死率估1% 陳時中:不像香港、還算穩定
快篩陽給藥65歲先行 陳時中:是其他風險因子4至10倍
化痰藥遭瘋搶 羅一鈞:醫療人員網路發言要慎思
未善用系統致基隆染疫童不治? 陳時中:沒有指責
指揮中心: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判確診給藥 5/18上路
居隔再鬆綁!明起接種三劑疫苗免居隔 每兩天需快篩
中重症增148例 29死中16人未接種疫苗
今本土新增6.16萬、29死 指揮中心:死亡個案中28位有慢性病
蘇貞昌:確診同住家人打滿三劑疫苗擬免居隔
基隆重症童轉診碰壁 衛福部醫事司:問題出在5月6日這件事
好消息! 指揮中心:5萬份默沙東口服藥可望提前到貨
基隆重演去年高確診死亡率 今近萬分之8 超過雙北兩倍
快篩確診遭批抄襲雙北 陳時中:避免加重地方負擔
打滿3劑疫苗放寬「3+4」? 陳時中曝尚無共識、再研議配套
長照快篩陽給藥 機構憂快篩不足 陳時中:向衛生局呈報
基隆2歲確診男童不停轉院不治 羅一鈞:將檢討加速轉院
指揮中心拍板65歲以上快篩陽即給藥 配套待討論
中重症增149例 死亡19例、8人未接種疫苗
今本土+6萬8732例確診 增19死皆屬重度感染個案及具慢性病史
確診2歲童疑病毒性腦炎死亡 部基醫院說明處置轉院流程
獨/政院漏夜開會決議:長照機構「普快篩」陽性即給藥
基隆2歲確診男童42.4℃ 問5家醫院難收治 轉送榮總死亡
人力缺…確診照服員 無奈照顧染疫長者
全台595家長照機構爆染疫 疫情防控重大警訊
逾65歲快篩陽性 指揮中心:經醫診斷擬直接給藥
猜你喜歡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QA/快篩陽性怎麼辦?家人同事確診了怎麼辦?5張圖表快速了解
QA/確診了居隔了,保險怎麼理賠?五千位過來人實戰教學,告訴你防疫險怎麼申請最快又最多
心臟科權威魏崢Omicron確診 授輕症退燒、止咳、化痰3大重點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確診怎麼辦?五千人居隔經驗幫你沙盤推演,必要準備一次看
Omicron「輕症、中症、重症」個別症狀曝! 食慾不振、拉肚子應警覺
醫藥記者確診日記/從快篩陽性到醫院PCR確診、視訊看診的漫漫長路!政府應變力不足讓民眾心累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圖表整理包/一樣居家差很多 一圖秒懂居家照護、居家檢疫、居家隔離
唾液快篩開賣!一表比較唾液快篩與鼻咽快篩用法、準確度、優缺點…
整理包/「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Omicron喉嚨指向性高 醫師建議:每天漱口降低病毒量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
健康益友都預約不到?視訊診療4管道,虛擬健保卡也可看!全台支援虛擬卡院所名單公開
居隔怎麼伴?/電子居隔單、健保快易通檢測 可作請假證明
「感覺自己被放生…」確診後感受惡夢的開始!確診者忠告:染疫前你該做的3大準備
隔離天數可自選? 打完疫苗仍可選「3+4」
打疫苗過世的人比確診過世的還多?教授破解疫苗常見迷思
整理包/家中孩子確診怎麼辦?症狀、建議備藥、何時送醫…注意事項一次看
確診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才懂 居隔日記讓你同理確診者的徬徨
今本土+6萬8732例確診 增19死皆屬重度感染個案及具慢性病史
居隔再鬆綁!明起接種三劑疫苗免居隔 每兩天需快篩
QA/確診隔離不能請公假嗎?防疫照顧假有薪嗎?6種常見情況看請假與薪資規定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確診補充維生素C幫助修復!專家曝「1吃法=白吃」 還會帶走體內維生素
唾液跟咽喉快篩有何分別?一表快速看懂2者優缺點
整理包/居隔「3+4」上路 9大QA一次懂複雜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