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洲風險國家除名 恢復入境居家檢疫14天
近期日本、澳洲、香港等均因逐步鬆綁限制措施,致疫情於酒店、校園、大型聚會等具風險場域爆發群聚,使疫情惡化擴散至社區並導致不明感染源增加,大幅提升社區感染風險。指揮中心今將揭曉最新低風險及中低感染風險國家,香港、澳門除名,需恢復入境居家檢疫14天。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考量香港、澳洲近期本土病例持續增加,且疫情維持上升趨勢,因此即日起將該2個國家地區自「短期商務人士入境申請縮短居家檢疫」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移除。
最新名單如下,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紐西蘭、澳門、帛琉、斐濟、汶萊、越南、泰國、蒙古、不丹、寮國、柬埔寨、緬甸: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
陳時中再次提醒,民眾應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外出若無法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請全程佩戴口罩。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
返國後應落實14天居家檢疫,如出現疑似症狀,請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病人自行轉院恐他醫院淪陷 陳時中:轉出都是隔離病房
八張圖看部桃院內感染關連、相關接觸者與感控作為
公布部分本土個案足跡!桃園南門市場、摩斯漢堡A7店
新增4例本土新冠病例 均為醫院感染確診個案接觸者
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 分別自美國及印尼入境
部桃群聚擴散社區 4人確診含醫護家人、同事、外籍看護
一日指揮官? 部桃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隔離中
醫院群聚擴大護理師家人疑確診? 陳時中14:00說明
各大醫院決定和部立桃醫「一起撐下去」 施景中曝重災區憔悴照
桃園醫院群聚擴大 醫師:未來幾天再有本土病例不必驚訝
部桃部分門診休診 不再接受掛號 周遭醫院待命應變
部立桃醫累計2醫3護染疫 指揮中心急設「前進指揮所」
部桃院內群聚第三波感染 陳時中憂疫情進展迅速
釀成院內感染最關鍵的一天 指揮中心釐清事發順序
影/今終於公布染疫醫院是部桃 患者直呼:讓民眾瞎子摸象
打臉周玉蔻 陳時中否認確診主治醫師曾照顧新冠病人
新增染疫醫師很宅?指揮中心更正足跡「大多」在家或醫院
成立「前進指揮所」進駐部立桃園醫院 陳時中透露3大功能
院內群聚擴大支援人力有多少? 陳時中:沒有相關數字
不小心公開「北部某醫院」真名!陳時中:部立桃園醫院
案856醫院、社區接觸者共161人!5人陰性156檢驗中
北部某醫院群聚再+1!同院又一護理師確診 指揮中心啟動6項措施
境外移入+6 分別自美、英、菲及緬甸入境
獨/確診隔離逾月提審遭駁 隔天指揮中心放寬出院標準
北部某醫院群聚事件累積4件!陳時中下午2時說明疫情
院內感染/門診不喊卡 畫綠黃紅三區
醫嘆:家有小孩 一周不敢回
陳時中急改口:沒看到洞,但有一些縫隙
院內感染危機 陳時中:只出不進暫不封院
就醫回報斷鏈「醫護警覺不足」
猜你喜歡
母確診「七採陽」超崩潰 兒曝一家隔離過程:慘到不行
國內疫情生變? 陳時中22:00突襲式說明疫情
北部某醫院感染再擴大 醫師接觸過的另一護理師也確診
不小心公開「北部某醫院」真名!陳時中:部立桃園醫院
變相封院? 部桃醫院9人群聚 陳時中:今起醫院清空
北部某醫院群聚再+1!同院又一護理師確診 指揮中心啟動6項措施
醫院群聚擴大護理師家人疑確診? 陳時中14:00說明
研究:新冠重症痊癒者 八分之一會在5個月內死亡
「小隙縫」變「大洞」? 陳時中認了染疫護理師警覺性不夠
院內感染擴大! 楊志良:不做3件事 台灣防疫會失敗
染疫女護理師老公是輔導老師 北部收容所緊急改線上會客
染疫醫師記錯了!莊人祥:足跡更新「未至大江購物中心」
醫護確診 北部某醫院逾1200員工全面普篩
醫內感染持續擴大 網友熱議「楊志良罵錯了嗎」
公布部分本土個案足跡!桃園南門市場、摩斯漢堡A7店
前天開始發燒、咳嗽 陳時中:我去做新冠肺炎採檢了
台灣要進入「大規模社區感染」? 專家列十點:關鍵看這
確診醫護情侶完整足跡公開 女護理師7至10日去這些地方
各大醫院決定和部立桃醫「一起撐下去」 施景中曝重災區憔悴照
桃園醫院群聚擴大 醫師:未來幾天再有本土病例不必驚訝
桃園醫院6醫護染 院長發文訴心聲:「我們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
再增1本土、3境外 北部醫院再1醫師染疫
惹怒醫界、驚動總統、老友嗆聲 楊志良回應了
讀者投訴:染疫醫師隔離時外出逛街?指揮中心澄清了
天津驚傳雪糕驗出新冠病毒 已售出2,747箱
醫護院內感染擴大 新增1名護理師染疫
部桃外籍看護確診!前台大醫頭皮發麻警告:北部該繃緊神經了
一兩分鐘也可感染!防新冠上身 李秉穎不做一件事
北部醫院增1醫師確診 他曾與案838醫師討論患者病情
「北部某醫院」真名公開後下場?台大名醫曝現況
紐時:台灣防疫超水準 但還能再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