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訂下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2%目標,環保署長張子敬去年底曾說有難度,今天在立法院報告又表示有機會達標。立委砲轟,即使達標也是因疫情導致經濟停擺,要求溫管法修法加嚴各部會權責,否則第二、第三階段減碳目標又會跳票。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環保署、經濟部、交通部進行溫室氣體減量專題報告,能源、製造、交通等六部門近年排放量都趨緩。
立委洪申翰說,前兩年減碳貢獻來自工業鍋爐替換、燃煤機組減量,今年預期最大降幅則是新冠肺炎疫情讓經濟大幅停擺,各部門被迫減排,否則2%目標根本難以實現。
洪申翰表示,2%減碳計畫受限其實跟溫管法不足有關,應參考行政院食安會報成立氣候與能源會報,否則環保署跟能源辦的授權、編制都有限,溫管法修法要明訂部會權責,否則很多部會推卸責任,例如排碳大戶工業局就沒有積極作為,但氣候法規無法溫良恭儉讓,「環保署不用再客氣」。
立委吳斯懷表示,聯合國資料顯示,台灣73.1%土地屬於非常危險的地震、坍塌地、颱風、水災等天然災害區,全國人民面對此種生命災害的損失排行第一,而台灣近百年來平均溫度增加1.3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代表台灣土地特性受氣候變遷極大威脅。
吳斯懷說,目前溫管法修法方向只說「確立部會權責」,實在過於籠統,環保署若沒有實質權力,根本沒辦法要求各部門加強減碳措施,溫管法修法應明確規範各部會排放量並訂定具體時程表。
張子敬說,2020年減碳2%目標現在看似因疫情關係可以達標,以前曾說有難度,但當時還沒細算2018年資料,現在重新檢視後發現排放持續減少,才會判斷有機會達標,也會努力在年底前提出溫管法修法草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