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還是失智? 11/9名醫帶你早期篩檢
忘記關火、迷路了,是失智還是健忘?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指出,若記憶力不佳已影響生活,例如忘記重要約會、有懷疑妄想,即使大多數日常生活都能獨立完成,還是可能罹患極輕度失智症。家屬或自我若能及早確診,仍能在職場有所發揮,維持健康能力。
想掌握大腦健康,桃園市衛生局將巡迴桃園13區舉辦「失智友善照護開講」,第一站攜手林口長庚醫院,11月9日登場,失智症名醫徐文俊提供四大看點,教民眾重新認識失智症,例如極輕度失智症一點都不輕微;認識失智者,不只是失智症;認識年輕型失智症,不只老年失智症;以失智症的需要是全面性,不只醫養護。
林口長庚復健科醫師王思恒由運動著手,教民眾如何動不失智。徐文俊還會帶領大家看懂「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自我檢測,並有個案管理師、社工等,現場提供諮詢。
根據內政部107年人口統計推估,台灣失智者約26.9萬人,現可能已超過28萬人,其中極輕度失智者約10.9萬人,約35%。其實,這些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極輕度失智者,自我照顧能力很好,有病識感,有些是同住的家人發覺怪怪的,因而來求診。
徐文俊說,如果能及早發現,極輕度失智者可以維護健康,同時在職場繼續工作,家屬照顧壓力也能減輕,不必拖到輕度、中度被迫辭去工作,提前接受長照。
根據1990年起長達20年的追蹤研究,發現自覺記憶障礙者,20年後罹患失智症比率確實較高。因此,自覺記憶力衰退的「主觀記憶埋怨」被證實是有意義的,40歲以上若自認記憶力衰退,應就醫檢查。
想更深入了解失智症預防與照護,歡迎為自己或家人報名,課程免費,全程參與者,可獲精緻不鏽鋼吸管組及限量環保飲料杯袋。
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失智警訊/聽得到兒子說話,卻聽不到女兒說話...原來是隱藏的失智徵兆
相似病症/老化、失智差別在哪裡?
照護選擇/失智者照護機構,我該怎麼選?
認知訓練/健腦防失智 日醫學博士教你隨時隨地都能做的五感練習
葉北辰/「幾點了?我吃飯了沒?」失智者跳針問話 溝通有3招
生活照護/暖暖包當調理包 失智長者誤食鐵砂
預防方法/68歲阿嬤戰勝失智,環遊世界!不想老了認知衰退,請改掉11個習慣
心靈雞湯/需要幫助的,不是只有患者而已
張自強/氣溫驟降天氣冷時 銀髮族除了保暖還要防跌
預防方法/談如何活得更聰明 多動腦多運動延緩老年失智症
生活照護/失智照護應進階訓練 實作認證
走失問題/年節為失智走失高峰 老媽媽採買年貨卻忘了回家的路
走失問題/如何減少遊走症狀發生
生活照護/健康存摺APP再升級 3月起放寬親屬查詢
精神行為/長輩見鬼?該看醫師而非法師
溝通技巧/高齡門診最愛問:失智症者跳針問話 溝通有3招
生活照護/照顧失智投其所好 70歲爺爺下棋無敵手
生活照護/失智者易中暑 留意家中長者是否有3項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