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照護/失智患者怎麼吃才安心? 3準則提升飲食品質
如何提升失智患者的飲食品質,以及協助餵食,一直都是銀髮照護上的大問題。
在失智初期,會忘記是不是吃過飯、吃了不確定有沒有飽,導致過食或吃太少而虛弱。在中後期,則會出現忘記進食方法,含著食物不吞下去(忘記吞嚥),或進食速度極為緩慢。高齡者也經常合併牙齒咀嚼力不佳、或消化能力較弱。要如何正常進食將變得更加困難。
整體來說,飲食基本準則是:食物必須質地偏軟、溫和、溫度適中不燙口。
1.失智症狀初期:
在失智症狀初期時,可以請長輩在飯後、點心後簽名,提醒記得有沒有吃過飯。
2.失智症狀中期:
在中期,當失智長輩對使用刀叉筷子使用變得不便,容易掉米粒、打翻碗,並不建議為了便利直接改成由他人餵食。自行需要負擔的事情越少,長輩反而容易退化更快。因此,在維持生活品質上,還是應該盡量由長輩自行進食。我們需要做的是調整,使進食變得更容易。這時候有個很棒的選擇,也就是「手指食品」(finger food)。
這種食物的特色,就是不一定要利用餐具,利用手就可以輕鬆拿取。例如飯糰、水果切片、水煮蛋、薯條、麵包等等。對長輩來說會更加方便。由於長輩確實可能胃口較小,需要少量多餐。因此可以把手指食品放置在長輩容易取得的地方,若暫時不想吃、會嗆到不舒服等則不勉強。也能依照長輩自己的步調更輕鬆地進食。
雖然均衡清淡飲食很重要,例如大家都知道:若有三高則應避免太鹹太甜的食物。但是,失智長輩吃得太少,熱量及蛋白質缺乏,會是導致虛弱的更嚴重問題。因此,食物的種類就變得不需要每次都斤斤計較。如果少許辛香料及稍重的調味能增加食慾,應該多加鼓勵,只要不至於重口味到過油過辣影響消化即可。在各種食物中,最必須注意的就是為了避免嗆咳,要注意長輩的咀嚼吞嚥狀況,選擇軟質、均質化的食物(食物中不要有忽大忽小的顆粒),但不宜軟到難以用手抓住。食品製作成容易拿取大小適中的塊狀或條狀,並且避免溫度過高燙手/燙口。有時候,水中也必須添加增稠劑。
有些提供給長輩的手指食品可參考給幾個月大寶寶訓練抓握能力的副食品食譜:
軟餐包、土司、肉丸(可添加碎豆腐使口感更軟嫩)、酪梨、香蕉、水餃、漢堡排(將絞肉與蛋混合,並加入每次不一樣的變化食材例如胡蘿蔔、馬鈴薯、洋蔥、打碎的花椰菜等,煎成扁圓形好拿取的塊狀)、歐姆蛋捲。
但與嬰兒食品相比,成人的調味可以更豐富多樣化,食物種類也可以混雜一起提供,不用單一食材逐一適應。
在此同時需有心理準備,食物有可能會掉得到處都是,可以幫長輩披上圍兜。此外,應保持安靜的用餐環境,避免分心。
3.失智症狀後期:
在失智後期,若是失智長輩出現忘記食物是什麼、如何進食,甚至餵食時也不肯張開嘴巴時,可以利用另一種技巧:「手口反射」。
在嬰兒時期,若是嬰兒的手掌受到輕壓,嘴巴會自動的張開。或是給嬰兒吸吮奶嘴,手也會緊緊抓住媽媽的衣服、周遭的東西。這是一種原始反射反應,在四個月大以後就會被抑制。但是在進入失智情形以後,原始反射又會重新出現。
因此,可以嘗試扶著長輩的手讓他抓握食物(手指食品),再引導把食物放到口中。若是還是無法順利進食,由人看護,則是讓長輩手握湯匙或其他小物,等嘴巴張開,再進行餵食。為避免嗆咳,每口份量不應超過一小湯匙。
瞭解失智長輩,增進生活的品質與舒適,是我們需要持續深思的問題。
本文經授權摘自《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 高齡營養研究中心》原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生活照護/暖暖包當調理包 失智長者誤食鐵砂
生活照護/健康存摺APP再升級 3月起放寬親屬查詢
精神行為/長輩見鬼?該看醫師而非法師
生活照護/失智照護應進階訓練 實作認證
生活照護/失智者易中暑 留意家中長者是否有3項危險因子
生活照護/照顧失智投其所好 70歲爺爺下棋無敵手
溝通技巧/高齡門診最愛問:失智症者跳針問話 溝通有3招
精神行為/陰雨日照少、失智易激躁 醫師建議照顧者這些雨天備案
精神行為/陰雨綿綿 失智者更需正常社交作息
飲食照護/長者咀嚼功能維持正常 有助延緩失智
延緩退化/認知刺激延緩病情 79歲美枝阿姨 「沒時間」失智
生活照護/照顧失智長者 注意生活起居5面向
生活照護/失智者多疑 照顧宜「順勢而為」
生活照護/保護失智者3招 友善靠你我
生活照護/一周內三失智長者中暑 醫籲家屬應留意三危險因子
延緩退化/長輩怕染疫長期窩在家中 我國失智時鐘速度恐加快
生活照護/玩好玩、吃好吃 失智長者過好年8秘訣
延緩退化/失智早期確診不易 醫籲精準診斷工具可幫忙
精神行為/每到傍晚就焦躁易怒?失智者的「日落症候群」有解方
飲食照護/吞嚥困難長輩 中秋這樣好好吃
延緩退化/醫:育兒、園藝 可延緩失智
生活照護/失智嬤誤吞別針 尖針插胃壁釀胃出血
飲食照護/不愛喝水有解!英國男子發明「彩色果凍水」 邊吃邊玩還能防脫水
精神行為/無人加害,卻有人受傷?失智後勾起的是深沈的痛苦
延緩退化/失智 日常生活幫忙復健
延緩退化/失智爺超商賣咖啡 找回心算能力
延緩退化/輕微認知障礙患者 規律運動可延緩退化
延緩退化/輕微認知障礙別忽視 社交、多運動 延緩退化防失智
精神行為/失智者行為反常 買東西塞爆冰箱 看紅燈就要闖
生活照護/幫失智者洗澡有SOP流程嗎?
猜你喜歡
失智警訊/聽得到兒子說話,卻聽不到女兒說話...原來是隱藏的失智徵兆
相似病症/老化、失智差別在哪裡?
認知訓練/健腦防失智 日醫學博士教你隨時隨地都能做的五感練習
生活照護/暖暖包當調理包 失智長者誤食鐵砂
照護選擇/失智者照護機構,我該怎麼選?
葉北辰/「幾點了?我吃飯了沒?」失智者跳針問話 溝通有3招
預防方法/68歲阿嬤戰勝失智,環遊世界!不想老了認知衰退,請改掉11個習慣
心靈雞湯/需要幫助的,不是只有患者而已
張自強/氣溫驟降天氣冷時 銀髮族除了保暖還要防跌
生活照護/失智照護應進階訓練 實作認證
預防方法/談如何活得更聰明 多動腦多運動延緩老年失智症
溝通技巧/高齡門診最愛問:失智症者跳針問話 溝通有3招
走失問題/年節為失智走失高峰 老媽媽採買年貨卻忘了回家的路
走失問題/如何減少遊走症狀發生
精神行為/長輩見鬼?該看醫師而非法師
生活照護/健康存摺APP再升級 3月起放寬親屬查詢
生活照護/照顧失智投其所好 70歲爺爺下棋無敵手
生活照護/失智者易中暑 留意家中長者是否有3項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