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切莫輕忽 控制負面情緒迎光明人生
你是否曾長時間感受到心情低落、睡眠及體重都產生變化,甚至對事物失去興趣,當心憂鬱症可能悄然上身。一旦被負面情緒纏上,對生理或心理都會產生影響,由於憂鬱症發作恐持續6到13個月,不得輕忽,必須就醫治療,以免連帶影響自己與家人。
近年來許多公眾人物不時傳出飽受憂鬱症之苦,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統計,從2016至2018年,國內憂鬱症患者從38.3萬人增至40.1萬人。彰化秀傳醫院精神科主任陳維均表示,憂鬱症的發生偏向多重因素,通常會從生理、心理、社會等因素去評估,生理的部分包括大腦構造改變、神經傳導物質異常,或者是基因遺傳等;心理方面則是個人的人格,如缺乏自信心、安全感等;社會因素則是指所有環境面向,舉凡久病未癒、曾被虐待,或者是工作上面對長官及同儕的壓力等。
陳維均指出,憂鬱症常見症狀,包括心情低落、對於本來有興趣的事卻提不起興趣,並伴隨失眠、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此外,負面情緒恐伴隨想自殺的意念。他曾收治一位中年患者,因家庭成長背景常有衝突,加上成年後感情不順、經濟壓力大,罹患憂鬱症逾10年,並不時有自殺想法,經過秀傳醫院持續治療,已逐漸改善狀況,人生正慢慢走向光明、開朗的道路。
造成憂鬱症的原因,研判與神經傳導物質缺少比較有關係,腦神經會透過神經傳導物質包括多巴胺(dopamin)、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來執行生理調控,比如情緒、動作等。另外,失眠是憂鬱症患者常見症狀,研究指出,約5成失眠患者,其病因為精神相關疾病所致,由於憂鬱症跟腦部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的異常有關,失眠機轉的部分理論也被認為和這三項神經傳導物質相關。
陳維均表示,憂鬱症的療程至少半年,治療藥物常見包括千憂解、離憂等,目的是調整血清素。除了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也很重要。另外,秀傳醫院有提供樂活紓壓中心,提供心理師諮詢服務、芳療、瑜珈、正念治療等,讓患者有更多元選擇來放鬆心情,減少負面情緒,進一步達到預防及治療的效果。
因憂鬱症及焦慮症症狀多有重疊,如煩躁、失眠、專注力變差,許多網友常將憂鬱症與焦慮症混為一談,陳維均指出,焦慮症可分為廣泛性焦慮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較常出現的情緒像是坐立不安、難以放鬆,此外,焦慮症患者常會伴隨生理上的變化,比如心悸、胸悶、頭痛、呼吸急促等;憂鬱症的患者比較是在負面情緒、及自殺意念等。不論是憂鬱症或焦慮症,目前還是透過藥物治療,並輔以心理治療。
精神疾病除了憂鬱症、焦慮症之外,去年最夯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讓許多人也注意到「思覺失調症」這項精神疾病,陳維均表示,思覺失調症盛行率大約1%,常見症狀包括思考及知覺出現異常,比如妄想、胡言亂語,出現幻覺等。治療也是抗精神病的藥物為主,注射長效針劑是預防復發的一大利器,秀傳醫院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除了藥物治療,也有提供心理、復健治療,若是患者不便出門就醫,也能提供居家治療,由醫師跟護理人員定期到家中供藥、問診,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同類文章
臨退才想投資 債券型優於股票型
搞懂退休金!勞退「自提」要趁早 未來保障加倍
活得太久、需要長照 預防2個狀況題保單這樣買
退休生活到底該準備多少才夠花?2招估算退休需求
退休財務規畫 先問自己要不要再工作
清明祭祖,年輕人想從簡,老一輩遵循傳統...黃越綏建議:別給活者不必要的負擔
4月2日社工日 社工曝心聲:從服務中看盡人生百態
金錢議題常出現在家庭衝突中!美國心理專家:理財與幸福感存在 4 個關係
70歲的呂老太太晚年喪偶意志消沉 心理師建議:3種方式排解悲傷,好好生活!
72歲單身的豐富!陳淑麗:盡情快樂助人,走時最好像插頭一樣一拔就離開
老後最適合住在什麼地方?80歲退休教師黃育清:搬到安養院當作住旅館
客人故意不關後車廂、看到輪椅就拒坐...一位半癱司機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我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60歲林青霞悟出人生圓滿秘訣:不管幾歲,都把自己當作「新生兒」
女人要主動投資,不要想靠老公…理財教母林奇芬48歲漸進式退休:學會「4要」,老後才輕鬆
你想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 27年志工徐爸上山下海護生態
中年喪子又罹帕金森氏症!她靠作畫忘卻苦痛,只為留下「留不下」的人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結婚50年,點一碗麵來吃就是最棒慶祝!陶傳正:把每一天過好,人生就沒遺憾
中年人多不缺錢不缺時間,但對錢很沒安全感!他們6年有400天坐船遊列國:趁健康錢用力花
70歲變百萬點閱料理youtuber!王培仁:人生不要苛求自己,60分就很不錯囉
IBM女副總的「不犧牲」哲學 完美演繹女性如何在職場和家庭取得平衡
45歲零退休金離職,年賺14%!前金融業高層林茂昌: 一個投資秘訣讓你勝過專業人士
女人40更有自信美!明星藝人指定彩妝師:做4件事扔4樣東西,讓第二人生有新生命!
從國家外交到婆媳相處都適用!錢復夫人田玲玲:一份對的禮物,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面對老年只有一個大原則!55歲方文琳:獨立變老,是我對女兒的體貼
年領股利200萬!謝士英45歲後的傻瓜投資法:只要會乘法,3年帳戶數字變5倍
一個人住的自在美好!彭樹君: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練習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
找到自己的「最適老樣」!王偉忠:熟年的快樂,來自掌聲與失落都要承擔
熱愛毛小孩、結緣守護導盲犬!余湘第二人生「利他」擺第一,目標做到90歲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退休後不想過得比現在差?中信銀專家有解
猜你喜歡
研究揭葡萄護眼效果遠勝葉黃素 營養師曝最佳吃法
不喝咖啡就頭痛?若出現這些症狀當心是「咖啡因戒斷症」 藥師教你如何改善
研究證實喝2飲品降早逝風險 專家:喝對方法很關鍵
「單腳站立」竟可讓頭腦一生好用!日本醫師教你4步驟增強肌力、燃燒熱量
最新研究證實:不想短命 戒掉白米、白麵包
有圖為證!洗米水別倒掉 家事達人教3招妙用
動脈硬化能逆轉嗎?1項運動最有效 失智風險都降低
為什麼他們會成功?心理學:高成就者內心常深藏 6 種壓力思維
多數人都缺乏維生素D?權威期刊《JAMA》揭真相
動動腳趾就可防衰老!骨科名醫教「5分鐘腳趾健康操」,鍛鍊人體第二心臟
水果飯前吃還飯後吃較健康?不同族群有別,一張表秒懂!
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
春天養肝就喝綠拿鐵 陳月卿教加這二樣東西還有助身體抗疫
養女出身、離婚情傷…人生坎坷比她演過的8點檔還精采!陳美鳳:碰到了就面對,退一步就海闊天空
研究:酪梨讓腸道微生物多樣化 還可助排出脂肪
為何靠減醣減肥難持久,副作用還可能危及生命?
網傳酪梨可治退化性關節炎? 專家:這樣吃才健康
魚油吃錯等於吃回鍋油?專家教你挑選2關鍵
黑芝麻抗癌、降膽固醇還能再生黑髮?教授曝真相
預防骨質疏鬆 女性更要注意飲食補充鈣、維生素D
外食不健康,自己煮最健康?醫師提醒,多了這一味,心肌梗塞恐上門!
台灣人瓜子臉黃金比例出爐 超過這比例就算國字臉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雞湯 營養師教你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全年茹素、不喝冷飲…59歲劉德華魔鬼食譜曝光,網驚呼「難怪不會老!」
身體缺鈣全寫在外表!營養師傳授補鈣、健骨吃法
控血糖、助排便、防泌尿道感染…桑葚好處多,營養師教怎麼吃
六款豆腐熱量排行曝光!凍豆腐竟然第三名 營養師說明原因
白肉取代紅肉+每天5蔬果 營養師教你如何控制高血壓
全身緊繃?醫授9招滾筒放鬆法 也能舒緩足底筋膜炎
喝咖啡助減重?胃食道逆流?一張圖看懂咖啡常見迷思!
急難發生時,該跟大家一起跑向出口嗎?美國特勤局專家教「5大逃生方法」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