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醫師。娘(隔壁張太)

醫師。娘(隔壁張太)/算流年要付錢 為何向醫師諮詢不用?

醫師。娘(隔壁張太)

家醫科醫師

史懷哲、馬偕、德蕾莎修女,他們都非常的偉大也令我敬佩。但是,他們之所以受敬重,就是因為他們做到非人所能的事情。可是為什麼這樣的事情現在似乎成為基本?醫師。娘(隔壁張太)
史懷哲、馬偕、德蕾莎修女,他們都非常的偉大也令我敬佩。但是,他們之所以受敬重,就是因為他們做到非人所能的事情。可是為什麼這樣的事情現在似乎成為基本?醫師。娘(隔壁張太)
圖/shutterstock

最近我從小到大的閨蜜摯友因為太過於忙碌,身體出了很大的問題。她拿完碩士、博士學位以後,又再去美國常春藤名校繼續進修。前陣子,她決定再進修不孕症專科,開始沒日沒夜的研究員生活。也因為如此,她的門診就只保留一節夜診(白天都要進行不孕症的修行)我看她夜診都看到快12點,一直勸她考慮限號,不然身體會撐不住,她還有兩個孩子跟一個ㄤ要顧呢!

果然某一天,Line裡面就看她傳來「唉,我身體爆炸了,全身皮膚都爛掉了~」被她家人抓去做一堆檢查跟強制休息。經過我的勸說,閨蜜也同意,她倒了,醫院也不會幫她帶孩子、更不會幫她顧尢。會心疼她的只有她的家人和朋友,病人除了表達惋惜以外,實際上也很難有實質的幫助。

這樣的經驗我ㄤ張璽醫師其實也有過,他還在當實習醫師的時候,也因為過度操勞讓身體免疫系統大崩盤過。那時候他是甲狀腺出了問題,整個人爆瘦又凸眼,更可怕的是,他還忘記繳水電費被斷水斷電!我聽完這個斷水斷電的故事以後,就體認到「你倒下來也不會有人幫你善後」。

因此我的人生哲學就多了一條「得過且過」(誤),不是,是「先確保自己夠穩再幫忙別人」。我身邊不乏這種真的在燃燒自己的同學、前輩和晚輩,為台灣的醫療界貢獻付出。但是,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做到燃燒自己的地步?為什麼我們不能以綠能環保永續經營的觀念來使用醫療資源?

從小到大,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我一直難以理解。史懷哲、馬偕、德蕾莎修女,他們都非常的偉大也令我敬佩。但是,他們之所以受敬重,就是因為他們做到非人所能的事情。可是為什麼這樣的事情現在似乎成為基本?沒有到這個道德制高點的程度就是沒道德?自從我某次在門診停診時間後15分鐘,不願意讓一位宣稱「只是到醫院晚了一點」的民眾加掛被投訴之後,我就再也不接受任何一個加掛了。(除非告訴我他萬不得已遲來的理由,理由合理且態度誠懇,我還是很樂意幫忙)這種方便當隨便的態度,就是現在臨床醫師逐漸喪失熱情跟變得冷漠的原因之一。

我除了是一位醫師,下班以後我還是一位媽媽跟一位太太。我羨慕那些可以接送孩子去上各種才藝班、帶著孩子去遍各大親子館、跟永遠有辦法出席家長參觀日的朋友們。要我放棄參與孩子成長的過程,稍微要求一些些病患的真心,不為過吧?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什麼現在的醫療結構變成人人都得當史懷哲的地步? 我想,過於平價和便利的醫療是很重要的因素。

說個笑話,每次插病人的健保卡,螢幕其實會跳出「此病患今年度就醫已達xx次,請了解頻繁就醫的原因並且輔導之」。但是除非我想被投訴想瘋了才會去深入瞭解病人一直跑醫院以及道德勸說病人不要再浪費醫療資源了,最重要的是,說完了,我們依然沒有拒絕病人就診的權利,醫界也有很多前輩提出很好的意見(例如:王明鉅/台灣要實施的不是醫療分級,是健康分工)。

除了從政策端改變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我博士班讀的是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這門學科比起我ㄤ張璽的苦幹實幹細胞,比較偏向社會科學的行為科學領域。就讀以後才發覺到,要改變人的行為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像我企圖改變老公的行為就往往以失敗收場)。家醫科的教科書又告訴我說,人的健康狀態,決定的因素大部分其實是生活形態(也就是所謂的健康行為)。

最理想的良性循環就是:來醫院的就是真的有需求的就診人數貴精不貴多,醫療行為的給付因此上升(因為總額不變,但是次數降低),醫療人員不再瞎忙,生活品質提升民眾來醫院也不會像逛週年慶人擠人,醫療品質提升。回過頭來,還是得從人的健康行為著手,才會有改變的契機。身為一介普通的鄉民,我當然不可能去制定政策什麼的,可是我可以向大家疾呼:醫療改革,是全民的責任!你也可以做得到!健康促進從現在就可以開始!

有賴於網路媒體的興起,現在健康的資訊唾手可得。但是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自己的狀況、喜好、身邊支持系統的強弱都不盡相同,因此,一般網路上廣泛的衛教文章往往無法直接套用於個人情境。例如,同樣是一位糖尿病的中年男子病患,A阿伯是一個夜市擺攤賣小吃的阿伯,三餐都只能偷空解決而且一定是外食,B阿伯是一位計程車司機,雖然也是都在外跑,時間上卻比較有彈性而且習慣回家吃愛妻煮的飯。

這種情況,我對A、B阿伯的飲食衛教就會有差異。以A阿伯的狀況來說,花半小時跟他暢談養生烹調似乎幫助不大,不如跟他討論夜市美食如何降低外食的過度油脂鹽分攝取,反過來也一樣。可惜的是,現行的體制下,在一般門診提供長時間有品質的衛教有點緣木求魚。

現實一點來說,現行的健保給付,認真衛教半小時,跟直接拿一張衛教單張叫民眾自己去讀,診察費都一樣。這樣還願意花大把時間講道理的醫師自然就稀少得多,更別提如果候診名單上還有幾十位的時候,當然無法有閒情逸致好好的衛教。

到行天宮旁的算命攤,問個流年保平安,到律師事務所進行法律諮詢,都需要付費。為甚麼向醫師諮詢不需要付費呢?醫師。娘(隔壁張太)<br />圖/shutterstock
到行天宮旁的算命攤,問個流年保平安,到律師事務所進行法律諮詢,都需要付費。為甚麼向醫師諮詢不需要付費呢?醫師。娘(隔壁張太)
圖/shutterstock

另外,「順便問一下」的風氣也應該要改變了。其實,「我只是問一下,幹嘛要付診查費?」、「借問一下吼,我這個ooo是怎麼樣?該不該去作xxx?要吃什麼藥?」這些諮詢在衛福部的定義下其實都是屬於診療行為喔!我身邊就曾經發生過醫師沒有支援報備,在他執業醫院以外的診所提供諮詢服務剛好遇到衛生局稽察,就被迫從原醫院離職的案例。

到行天宮旁的算命攤,問個流年保平安,到律師事務所進行法律諮詢,都需要付費。醫師經過七年的知識學習,通過醫師執照國考後再到臨床接受專科的訓練,且通過專科執照的試驗,才能掛牌上陣。(更別提我ㄤ張璽還去拿次專科:小兒「神經」科,又是一個兩三年!)這樣三年之後又三年、十年啦老大~那麼,為何「問一下」醫師,醫師的回答是經過多年知識與臨床的累積,卻不需要付費呢?因為民眾已經被養成不付費的習慣,演變成在門診沒有開藥、檢查的,我一律退掛,否則往往被病患盧到不行,試問,醫師的專業真的沒有價值嗎?

因此,如果有一個好的管道提供個人化的諮詢服務,我是相當樂見其成對,醫療人員來說,有好的管道、合理的報酬狀態下,我們絕對、絕對、絕對是非常樂意傾自己所知把你們教到會、教到懂,教好教滿的。要改變健康行為,如何突破心防絕對不是單純地讓李組長眉頭一皺就好。

>>看更多「醫師。娘(隔壁張太)

健保 醫師。娘(隔壁張太) 醫師公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