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退化性關節炎
的結果:共找到 575 筆 約 0.006秒細胞治療動輒百萬卻無商保?衛福部擬邀金管會討論
六年前,紀君霖的先生罹患鼻咽癌四期,當時她與先生跨海找到日本千葉大學附屬醫院及久留米大學的人體試驗,近五個月花了台幣約20萬元,先生治療後多了三年與妻小相處的時光。紀君霖在她先生離世後,成立台灣癌症...
中國附醫發展細胞治療 有腦癌病人續命13年
衛福部去年九月開放細胞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三軍總醫院首先申請獲准,花蓮慈濟醫院下周也將正式加入醫療行列。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說,中國附醫發展細胞治療十三年,有腦癌病人也因此續命十三年,不過醫療...
國內首場細胞療法論壇 特管法年底修法後成亞洲亮點
衛福部去年9月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簡稱特管法),開放已屆一年,年底將進行大修法。衛福部醫事長石崇良今天在聯合報與環球生技聯合主辦的「認識你的細胞經濟學論壇...
長時間用滑手機、追劇 小心簡訊頸上身
手機平板電腦普及,低頭族越來越多,甚至習慣用肩膀和頭夾住電話聊天,門診肩頸痠痛案例頻傳。南投縣30歲的粉領族,上班用電腦處理業務,下班跟同事或朋友聯絡使用手機Line簡訊互動,睡前兩小時躺在床上追劇...
訊聯董座蔡政憲:細胞治療為新經濟體 有望成為下一個半導體產業
去年9月通過《特管辦法》後,可謂開啟了細胞治療元年,與細胞治療相關產業紛紛動員起來,挾著醞釀已久的知識、技術,排山倒海地迎來。在《特管辦法》即將迎來一周年之際,環球生技月刊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將在8月...
有什麼副作用?細胞治療5個快問快答
Q1細胞治療費用以及收費方式?A:得自費,費用得經地方衛生局核准,以癌症免疫細胞治療為例,至少百萬元起跳,採分期收費方式,也訂有退費機制。脊髓損傷及中風治療大約90至100萬元,退化性關節炎或組織疤...
腦癌患者 細胞治療續命13年
衛福部開放細胞治療,中國附醫拔得頭籌獲得核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指出,中國附醫發展細胞治療人體試驗逾10年,收案逾40名腦癌患者,最久續命13年。研究結果不只獲刊國際醫療期刊,更領先全台...
父親夜裡變樣、陪婆婆跳脫衣舞 譚艾珍照顧兩失智親人
66歲演員譚艾珍曾兩度照顧失智親人,與眾不同的是,她以「玩心」陪伴失智父親和婆婆,常逗兩老呵呵笑,使照顧多了溫暖、少了悲傷。她也因此不怕老,即便跨越65歲的老年門檻,仍繼續表演工作,同時撥空當志工或...
跟感冒差不多常見 人人都會經歷的下背痛怎對付?
擴張術療程時,每次都會把握機會跟五十肩肩友聊上幾句,除了趁機多了解一些肩友的生活型態,最重要的是知道肩友的身體狀況,從中發掘一些蛛絲螞跡,看看有沒有影響五十肩恢復的因子,醫生知道得越多,就能越掌握肩...
細胞治療疑問多? 將有網站解答
衛福部去年九月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積極發展細胞治療,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預計年底前推出細胞治療專門網站,提供細胞資料介紹、通過醫療院所、有效期...
吃錯5種東西害身體慢性發炎 甚至無法靠保健品抵銷!
發炎反應是身體自保的一種方式,當我們面臨疾病侵襲、細菌病毒攻擊,身體會出現發炎反應來對抗外界,所以發炎是身體癒合的自然階段。例如接受手術之後,肚皮和腹腔內都有切口,身體需要啟動自我修復,以發炎反應讓...
長期打電腦 手指關節退化到…變形
一名50歲女性患者手指關節疼痛,症狀持續3、4年,最近開始疼痛感加劇,且手指關節腫脹,因而至診所求醫,主訴早晨起床後,手指僵硬及疼痛症狀最明顯,且小指已經變形。檢查發現,她過度使用雙手,近30年來,...
細胞療法 為何這麼夯?
衛福部去年9月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簡稱特管法,開放6項自體細胞輸入治療,除了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還有自體脂肪幹細胞及軟骨細胞移植,應用於皮膚移植、脊椎損...
長期打電腦 雙手關節竟提早老化變形
一名50歲女性患者有手指關節疼痛問題,症狀持續3、4年以上,但最近開始疼痛感加劇,而且手指關節開始腫脹,因而至診所求醫,她主訴進來除了早晨起床後,手指僵硬及疼痛的症狀最明顯,而且小指已經開始變形。原...
【報名額滿】懂細胞 救命救荷包 認識你的細胞經濟論壇
細胞療法上路,癌末病人不必再抱病遠渡重洋到日本接受免疫細胞治療,求一線生機;愛美女性也免千里迢迢到瑞士打回春抗老針,今年起,細胞治療台灣統統有!為搶救癌病、重症患者,衛福部去年9月6通過特管辦法,開...
細胞治療 石崇良:預計7月底增兩醫院通過審查
台灣醫療品質聞名全球,近年國際醫療結合觀光成為新亮點。去年9月衛福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開放六項自體細胞治療項目供申請。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目前...
小心這3大徵兆 乾癬患者恐已關節病變
一名五十多歲的男子,長期受下背與關節疼痛所苦,甚至痛到無法吃飯與睡覺,原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每兩天就往復健科報到,疼痛症狀仍是未見改善。一次就診,復健科醫師發現他的頭皮及四肢皮膚出現厚厚的皮屑,建議...
想護膝卻出現反效果?治療師提醒護膝穿戴3大重點
對護膝的五大類型有了瞭解後,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選對自己的需求。若依產品對關節支撐力的大小排列,由最好到最差分別為:樞紐式膝關節護膝、全包覆型彈性護膝、髕股釋壓型護膝、髕骨帶及一般開架式護膝,而活動度...
穿對才有用!復健科醫師:護膝不要綁在褲子外面
許多人對護膝的穿戴知識一知半解,有人以為護膝應該挑小一號的尺寸,避免愈穿愈鬆;另有人認為整天戴著護膝對膝蓋才好。專家提醒,護膝的鬆緊度應以一根手指能放進護具內的程度為佳,另護膝只要在有「負荷性」活動...
護膝該怎麼挑選才正確?先搞懂5大類護膝的功能差異
長輩關節退化,要鍛鍊肌力,更要走出去!很多人會準備護膝,作為步行的支持力,但在穿戴之前,必須有正確的觀念。「護膝愈戴愈鬆,要挑小一號的尺寸?」「為了支撐膝蓋,護膝應該要整天穿戴?」長輩對於護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