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癌「刀術」神鬼交鋒 搶放療生意
認識癌症【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醫院爭相購買放射治療設備,各種名目「刀光劍影」競逐。如何選擇救命的好刀?放射腫瘤醫學會:並非越貴、越好,適合病患才重要。 光子刀!伽瑪刀!諾利刀!電腦刀
放療科居二線 就怕等不到人
認識癌症【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據統計,歐美國家放射線使用於癌症治療已超過六成,但國內癌症患者接受放療的比率卻不到四成。台灣放射腫瘤醫學會大嘆,外科及腫瘤科似乎有點本位主義,總要等到治
微波致癌無根據 使用安全要注意
認識癌症【元氣周報/駐站記者/陳惠惠、施靜茹、劉惠敏;解答/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 Q:我家每餐必用微波爐熱菜熱飯,但有專家謂:微波爐會利用電波少一個正價電子,運用水分子之震盪使食物變熱,所以
中藥 可紓緩癌療不適
認識癌症【聯合晚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報導】 癌症病患開過刀,或是做完化學、放射治療後,常為副作用所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天發表中藥飲片有助緩和副作用的研究結果,並自即日起提供癌症病患相關服務。
頭號癌殺手 大腸癌打敗肝癌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昨日公布「九十五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台癌患共新增七萬三千兩百九十三名,平均每七分十秒就有一人罹癌。男、女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二的結直腸癌(統稱
癌患看中醫》注意!中藥≠偏方
認識癌症【聯合晚報/韋麗文】 罹患胰臟結腸癌第四期的陳永峻,進行化療時,「一進醫院就開始吐,吐到整個療程結束才停止。」他很幸運,他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治療,本來就是中醫的大本營,主治醫師同意讓他吃
病榻經》癌痛哀嚎 醫師保守用藥…
認識癌症【聯合報/陳祥/高市三民】 憲法明示,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但因為醫療人員的保守,讓我曾喪失免於恐懼的權利,必須經歷如創傷般恐怖的疼痛襲擊,至今想起,身體仍因疼痛引發的恐懼而微微顫抖,難以
癌症患者 一夜好眠如何求?
認識癌症【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癌症患者如何擁有一夜好眠?放射腫瘤科醫師顏榮郎建議,像氣功、打坐等都活動,都有助穩定癌症患者情緒,進而幫助患者入眠。另外,聆聽兒時、熟悉音樂也能讓患者
癌患營養品選擇》癌患如何補充營養品?
認識癌症【台灣新生報/記者陳元春/台北報導】 癌症患者多易有食慾不好,吃不下東西的困擾或因治療引發的副作用,但即便吃不下,有無何種營養補充品對於癌症患者是必須的。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十四日指出
癌患看中醫 不必偷偷摸摸了
認識癌症【聯合晚報/韋麗文】 「你要是去看中醫,就不用回來找我了!」部分西醫師不希望癌症病患尋求中醫治療,癌症病患只好偷偷摸摸,私下尋求中醫治療。為了幫助癌症病患,健保局推出試辦計畫,針對癌症病患手
病榻經》免驚! 化療沒那麼可怕
認識癌症【聯合報/盱水/彰化花壇】 前幾天本版一篇「激勵媽媽做化療」的文章,嘆述「…一連串痛苦數月的化療」,讀後讓人有點驚恐,這類說法時有所見,大家口耳相傳,讓化療似成人見人怕的治療,其實,現代醫療進步
女性專屬癌症 7成不清楚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孟祥傑/板橋報導】 長庚醫院婦產科主任張廷彰與聯合報系合作完成的問卷調查發現,台北縣成年女性對女性4大專屬癌症的認識明顯不足,僅26.7%的受訪者清楚知道女性4大專屬癌症,且有將近
不同癌痛 得用不同處方改善
認識癌症【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癌症造成的疼痛困擾許多患者。中醫師陳旺全表示,不同的癌症疼痛可選用不同處方來改善。例如針對胃癌患者,中醫常用白茅根、薏仁、白花蛇舌草等以水煎服,來輔助
嚇很大! 油炸澱粉食物會致癌?
認識癌症雖然這個研究結果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但是三天會議討論的結果,科學家認為至目前為止並沒有足夠證據支持「丙烯醯胺」在人體內會致癌,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找出這些可能的致癌物質如何在烹調過程中形成?還有究竟會不會在人體內引發癌症?
「運動」可以防癌! 真的嗎?
認識癌症預防勝於治療,降低罹病風險,早已不容爭辯。翻閱各種醫學文獻報告,幾乎在所有醫療專家列舉的防癌注意事項中,都一定有這麼一條:做適度規律的運動。
如何成功防癌? 男女大不同
認識癌症想要打造優質防癌能力,我們根據台灣好發的癌症類型與研究報告,整理出所有人都可實踐的防癌法則,並進一步提醒,男人、女人各有哪些撇步,對預防癌症有加分效果。
一次領回防癌保險 比較有保障?
認識癌症訴求得癌之後可以「一次領回」保險金的「還本型」防癌險,在保障期間若不是因為癌症身故,可以領回所繳的總保費,而繳費期滿之後,也會退還一部份或全部保費,兼具防癌及保本,聽起來很吸引人。
抽血可以驗出癌症?破解癌症8大迷思
認識癌症《康健雜誌》「2009年全民癌症IQ檢測」對全省1000多位民眾進行電話調查, 結果發現:全民癌症IQ總分不及格,只有52.2分。年紀愈輕、學歷愈高答對的比例愈高;有5大迷思,答錯比例超過一半(不及格);對癌症預防相關的問題,比癌症治療的觀念,回答錯誤的比例高。
你的防癌智商 及格嗎?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人人聞癌色變,但調查顯示,全民「癌症智商IQ」不及格。專家提醒,要防癌、治癌,有正確的知識,才能正確預防與篩檢癌症。 在美、英癌症發生率、死亡率皆下降之際
放射治療》「我要開螺旋刀」螺旋刀不是刀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林秀美/高雄報導】 「醫師,我要開螺旋刀」,一名癌症患者日前到高醫求診,醫師說明「螺旋刀不是刀,是放射治療」,患者竟掉頭而去。醫師指出,癌症患者常被加碼刀、光子刀、螺旋刀等各種刀弄
排毒和治癌 不能畫等號
認識癌症【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認為「排毒可以治癌」,這種想法是一種錯誤迷思。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解釋,所謂體內「毒素」是指身體產生不需要的廢
去你的癌症/吃妳的蔬菜扭妳的臀
認識癌症【文、圖/摘自《去你的癌症》/克莉絲.卡爾著/柿子文化出版】 如果我們能創造出一個有利於再生的環境,那麼「奇蹟」(其實是生活常識帶來的結果,並沒有那麼神奇)就有可能發生。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不過
去你的癌症/得了癌症 現在該怎麼辦?
認識癌症【文、圖/摘自《去你的癌症》/克莉絲.卡爾著/柿子文化出版】 好吧,既然這件鳥事已經發生,只好做個深呼吸,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我就像夢遊癌症仙境的愛麗絲一樣,掉進一個又深又詭異的兔子洞裡。醫生不
去你的癌症/最有活力的抗癌求生指南
認識癌症【文、圖/摘自《去你的癌症》/克莉絲.卡爾著/柿子文化出版】 美麗性感的克莉絲.卡爾,在31歲的情人節被宣布罹患一種罕見的血管癌,沒有有效的療法。這是哪來的悲慘肥皂劇?她不敢相信、崩潰大哭、害怕
中醫對癌症治療前後照顧
認識癌症有些病人,在西醫化療前與化療後,於正規中醫師的照顧下,不但減少了化療的副作用,整個身體機能恢復得也比較好,甚至活得比正常期限還長,為什麼會這樣呢?
改變飲食習慣 對抗癌症更增勝算
認識癌症【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當人生病時,除了積極使用各種醫學療法外,有些人認為,其實飲食習慣對病情也會有影響。台北縣自然養生休閒協會常務理事兼講師謝東明表示,人類所罹患的後天性疾病,往
常流汗…會陰部長癌?
認識癌症【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整理;諮詢/書田診所副院長曾興隆】 問:父親72歲,早上有打網球的習慣,胯下因常流汗,總是濕癢。經切片診斷為「會陰部皮膚癌」,說局部切除即可,這種癌不知是否有分第幾期?容
推拿消腫? 腫瘤反轉移
認識癌症【聯合晚報/林進修】 癌細胞亂竄 恐得截肢 17歲的阿明 (化名)是個高二學生,右側小腿靠近膝蓋處長了一顆惡性腫瘤,醫師建議接受化療治療及外科手術,但家長卻選擇到中國大陸尋求推拿、
聰明就醫/腫瘤標記 僅供參考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驗個血就知有沒有?隨著資訊豐富多元,聞癌色變的現代人期待經由血液檢查,知道自己有沒有癌症,不過醫師提醒,驗血瞭解腫瘤標記僅可參考,並非就此診斷自己已罹癌或
聰明就醫/偏方治癌?買個心安罷
認識癌症【聯合報/許秦蓉/資深護理師】 當有親人罹癌,對癌細胞恐懼、對死亡無助表露無遺。「偏方」常因此被充滿無助與恐懼感的病患及家屬視為神丹妙藥。 別以為只有教育程度不高的民眾才相信偏方療效
化療期間 禁用中藥補體力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資料提供/萬芳醫院中醫科主任李靜姿】 網路常流行治乳癌偏方,引起不少患者關注。但醫師強調,部分患者可用中藥輔助體力,以完成化學或放射療程,不宜強調某一處方可
呷涼消癌毒?錯!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林宜靜/整理;萬芳醫院中醫科主任李靜姿/解答】 Q:腫瘤細胞屬中醫所說的火毒,所以多吃點涼的東西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 A:錯!現代醫學認為,消化道受低溫刺激,可引起腸胃
痛要說出來 減輕苦惱
認識癌症【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嘉祥/南縣報導】 柳營奇美醫院癌症醫療疼痛照護團隊血腫科召集人醫師林正耀表示,對癌症病患而言,疼痛是常見的症狀之一,患者千萬不要忍痛,真的疼痛就要說出來,讓疼痛照護團隊幫助減
陪伴…癌末最珍貴禮物
認識癌症【聯合報/許秦蓉/資深護理師】 癌末面臨死亡,病患總顯得虛弱無力、食欲差、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及血液循環差造成全身水腫。 但中國人總認為「能吃就是褔」,在親人眼裡,不捨及自責的情緒總
3月未解便 癌末男孩 借助橄欖油
認識癌症【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 一名癌末的國一男孩,三個月都無法解便,病房護士將橄欖油經導尿管慢慢灌注肛門,讓腸道裡累積的糞石排出,結果整個馬桶塞滿了癌童大便,卻也解除他的「心腹大患」,讓他安然離世。
頸長腫瘤 別自己嚇自己
認識癌症【台灣新生報/記者戴聖峰/新竹報導】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放射腫瘤科張富迪醫師表示,日前一位50歲男性在洗澡時突然觸摸到頸部有一顆小腫瘤,令他很緊張,以為自己得到了癌症而趕緊就醫。事實上,在門診
胃造口手術 15分鐘搞定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張祐齊/中和報導】 中和市76歲林老先生因食道癌而無法進食,經醫院替他進行「胃造口」手術,僅短短15分鐘的小傷口手術後,就可透過胃造廔管,進行腸胃道的營養灌食,重拾體力繼續抗
化療兼服中藥 削弱毒殺癌細胞效果?
認識癌症【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部分醫師認為化療的同時服用中藥,易削弱毒殺癌細胞的效果。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醫師羅珮琳指出,此說「尚無定論」,若正在化療的民眾有疑慮,又希望服用中
化療副作用/服止吐藥 9成患者有效
認識癌症【元氣周報/記者孟祥傑/報導】 吳茲端指出,由於只要是生長快速的細胞,化療都會予以消滅,即無法分辨是否為癌細胞或正常健康的細胞。所以除了癌細胞外,人體正常生長較快的細胞如造血、胃腸、口腔黏膜、髮
打不倒的勇者/陪伴化療 家人能加分
認識癌症【元氣周報/記者曾增勳/報導】 面對人生意外而來的「癌症」,病人或家屬乍聽之下,有如晴天霹靂,衛生署桃園醫院新生命腫瘤中心主治醫師高忠恕說,罹癌終究會衝擊到病人心理反應,從否認、拒絕、憤怒、討
打不倒的勇者/即使癌末 化療也能救命
認識癌症【元氣周報/記者曾增勳/報導】 ■案例故事1:胰臟癌末期 化療後重生兩年 桃園一名64歲的男性,住院發現胰臟腫瘤,並轉移至肝臟、腹腔,腹部黏膜積在腹腔,腹部如同一塊大餅,無法吃東西,診斷是
化療副作用/嘔吐 掉髮…沒那麼可怕
認識癌症【元氣周報/記者孟祥傑/報導】 一提到癌症,一般人會立刻聯想到化學治療,但什麼是化學治療?台北縣立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吳茲端說,所謂化學治療是使用藥物來治療疾病,這個專有名詞是由「化學」和「治療」
癌症居首 建築業最危險
認識癌症【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今天公布97年勞工十大死因,結果與國人首要死亡原因相同,都是以「惡性腫瘤」居首,但是勞工排名第二為「事故傷害死亡率」,則與國人死因第二
另類治療/催眠、觀落陰 抗癌添信心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賈寶楠/桃園報導】 「正統西醫帶我觀落陰!」署立桃園醫院腫瘤科主任陳斯榮為讓癌症病患恢復治療信心,透過催眠讓病患看前世、觀落陰,從宗教角度覺悟生死,幫助病患勇敢面對病情。 5
切片檢查會使癌細胞擴散,真的嗎?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詹建富/整理;諮詢/和信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鄭鴻鈞】 正解:罹患癌症後,體內的癌細胞就可能隨著血液及淋巴循環而四處走,不是因切片才導致癌症擴散,若擔心切片檢查會擴散,而拒絕進一
年年驗血正常 癌症還是上門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報導】 健康檢查不能只做一半!台中市20歲青年是B型肝炎帶原者,年年驗血正常,等到身體不適時再做超音波檢查才發現肝癌末期,他父親血癌指數也正常,也經大腸鏡發現罹患
聰明就醫/調整情緒 面對癌症
認識癌症【聯合報/吳成文(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家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現為陽明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一般民眾談癌色變,主因在於目前似乎沒有絕對有效的治癒方式,因此,當人們發現罹患這類惡性腫瘤時,多數
抗癌聯盟:4成癌症可預防
認識癌症【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劉惠敏/台北報導】 今天是「世界癌症日」,國際抗癌聯盟(UICC)提出預防致癌感染病報告,認為2成癌症與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4成癌症可以透過健康行為預防。 台灣
美國菸 致癌成分較高
認識癌症【聯合報╱國際中心/路透華盛頓一日電】 研究者指出,相較於加拿大、英國與澳洲人,美國癮君子由香菸中吸入更多致癌成分,原因可能在於菸草的摻合物。 這項獨特的研究同時證明,吸菸者抽過菸蒂中致癌物質
華人飲食習慣 增加引起攝護腺癌風險
認識癌症【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鈣質攝取過多可能引起攝護腺癌。美國醫學專家警告,華人攝取鈣質來源多半不是乳製品,而是黃豆、穀類食物和蔬菜等,雖然和乳製品相比,這些食物鈣質含量偏低,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