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腔發炎
審稿:台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何信頤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pelvic
- 就診科別:
婦產科
- 身體部位:
子宮,輸卵管,卵巢
骨盆腔發炎是指骨盆腔內的生殖器官,子宮、輸卵管、卵巢、及其他相連組織,發生感染,導致發炎。嚴重時會形成輸卵管與卵巢的膿瘍,導致輸卵管阻塞,或對生殖器官產生永久的傷害,是造成女性輸卵管不孕最大的原因。
疾病原因
骨盆腔發炎是病菌侵入骨盆腔,造成骨盆腔發炎,最主要的原因是,陰道內的病菌感染子宮頸,破壞子宮頸的保護功能,使細菌往上跑至子宮,在月經期間,保護功能較薄弱,因此急性骨盆腔炎常發生在月經後第4~5天。常見的致病菌,有披衣菌、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急性骨盆腔炎若未治癒,會演變為慢性骨盆腔炎,只要免疫功能不佳,就有可能會再度復發。
其他引起骨盆腔發炎的原因有:
- 因性行爲感染披衣菌或淋病雙球菌,導致骨盆腔發炎。
- 生產或人工流產後的身體抵抗力降低,會增加骨盆腔感染的機會。
- 鄰近器官發炎感染,例如:急性闌尾炎、結腸憩室炎等。
- 裝置子宮內避孕器,可能會導致骨盆腔發炎。
症狀
腹痛.腰痛.陰道分泌物增加.畏寒.發燒.陰道出血.排尿疼痛.腹瀉.頻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月經失調
併發症
好發族群
- 性工作者。
- 性伴侶較多或性生活頻繁的女性。
- 15~40歲的女性。
- 施行流產手術或子宮手術的患者。
- 有裝子宮內避孕器的女性。
- 月經期間,進行性行為的女性。
預防
- 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使用保險套、減少性伴侶人數。
- 沐浴時採淋浴,避免經常沖洗陰道,或經常使用婦科清潔用品。
- 月經來時要勤換衛生棉,避免長時間使用衛生護墊。
- 女性應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婦科問題,如廁後應由前往後擦拭。
- 飲食宜清淡營養,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 陰道、泌尿道有不正常分泌物或出血,或是感染時,盡速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