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米酵菌酸有多毒?全面性細胞死亡,最快一天內發病致死!衛福部關鍵4大QA教你自保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心理學解密

我們是如何學會喜歡披薩、巧克力與蔬菜湯?專家告訴你飲食情感是怎麼創造的

巧克力示意圖
巧克力示意圖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披薩示意圖<br />圖/ingimage
披薩示意圖
圖/ingimage

▌我們是如何學會喜歡披薩、巧克力與蔬菜湯

我又想到另一段童年的回憶。有一回,在前往義大利度假期間,我不幸生了病,一連好幾天都不能吃東西。當時我飢餓地躺在床上,我的肚子感覺就像是個巨大的坑洞。我的幻想單單圍繞著披薩打轉:薩拉米香腸披薩、火腿披薩、蘑菇披薩……。在我恢復健康後,我獲得了一個巨大的披薩。那個披薩上頭撒有薩拉米香腸、火腿和蘑菇,邊緣酥脆,散發著橄欖油、大蒜與奧勒岡葉的香味。它嚐起來宛如一個奇蹟,味道是如此地美妙,以致我迄今依然熱愛著披薩。這種飲食偏好賴以為基礎的學習過程,對於人類的飲食行為而言,與學習避免攝取某些食物同等重要。因為我們也得學會偏好能為人體提供所需營養的食物。藉助實驗,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這樣的學習過程。

研究人員會先提供受試者一份低蛋白的早餐,也就是一份低蛋白的餐點:一片塗了牛油、蜂蜜或果醬的吐司,一碗米片以及一杯咖啡或茶。午餐時間提供的是一碟湯,還有一份布丁作為甜點。這套「餵食模式」接連進行了幾天:首先是吃低蛋白早餐,幾個小時之後再來些湯品和甜點(其中的蛋白質含量會在受試者沒有察覺下有所變化)。午餐中的蛋白質含量在某一天會少一點,在另一天則會多一點。在這當中,研究人員會讓膳食裡的蛋白質含量與口味有所關連:根據實驗條件而定,午餐時間供應的蔬菜湯或蘑菇湯含有許多的蛋白質。在實驗的第四天與最後一天,湯品的營養成分相同,只有口味不同。不過,這時受試者可以自行選擇;事實證明,他們偏好與蛋白質含量高相關的口味。對於他們而言,口味成了補給早餐所缺少的蛋白質的信號。由於蛋白質的補給對於生存至關重要,因此單單一次學習經驗就足以讓人習得這種偏好。

食物偏好是根據與「食物反感」相同的原理習得;我們感知食物的味道,繼而在進食後感受身體狀況的變化。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將味道與我們的身體狀況的變化連結起來。如果它們是令人愉悅的,就會形成某些偏愛,例如,在非常飢餓時,身體獲得了給養,或是在吃了低蛋白的早餐後,午餐可攝取大量的蛋白質。由於這樣的經驗,食物的味道成了一種信號,並且在我們的身體裡觸發了所謂的「代謝期望」。之後我們單憑直覺就能知道,攝取某些食物很有益處。

這些直覺式的期望會很微妙地告訴我們,當我們攝取某些食物時,身體可以期望獲得哪些營養物質。

如果那些營養能夠滿足我們當下的需求,對於那些食物的好感就會增加。披薩在我個人的飲食記憶中占據著很高的排名,不單只是因為它總令我感到非常可口,更因為它有效地平息了我的飢餓感。這種學習過程甚至還會增加對於那些我們無論如何都已十分喜歡的食物的好感。就連巧克力(在所有的食物中,它無疑是最受歡迎的一種),當它們能夠滿足身體對於營養物質的強烈需求時,對於它們的渴望同樣也會增加。

在一場實地研究中,研究人員每天都讓受試者吃一條巧克力棒。有些受試者只在他們飽足時吃巧克力,有些受試者則是只在飢餓時。如果是在飢餓時吃巧克力,幾天之後對於巧克力的渴望就會顯著提高。

食物偏好也會受到其他學習過程的影響,不單只是在飢餓的身體特別獲得充足的能量補給時。對於我們而言,形成「所涉及的飲食『不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這樣的偏好便已足夠。這時我們可以確定,它們不會造成任何傷害。早在母體裡,我們就會以這樣的方式形成食物偏好。新生兒會偏好帶有懷孕期間在母親的飲食中同樣含有的香味的牛奶。日後在學習食物偏好上,我們則會添加來自社會夥伴的直接信號。

▌他人的影響

一七二四年五月四日,人們在哈梅恩(Hameln)附近的一片田野中發現了一個年約十三歲的裸體男孩,他一言不發,臉部卻有著明顯的表情,而且還瘋狂地動來動去,彷彿在為自己終於被人發現感到高興。他的脖子上掛著或許曾是一件襯衫的東西。當人們給他麵包時,他拒絕了。他顯然從未見過麵包,取而代之,他吃了草和其他的植物,他剝去幼枝的樹皮並咀嚼了它們。他會吃豆莖,卻不吃豆子。他只吃在那之前他賴以為生的某些食物。

而其他在荒野中長大、從未與人類接觸過的棄兒,會到樹上尋找水果、堅果或鳥巢,會在地上尋找藥草、根和腐肉,還會潛入溪流和池塘捕捉青蛙或魚。他們喜歡生食,他們吃東西的方式更像他們所遇到的動物,而非人類。

我們需要其他人類的榜樣,藉以知曉我們該吃與不該吃哪些食物。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供給二至五歲的受試兒童不同顏色的麥糝粥。在他們的對面則有個同樣也在吃麥糝粥的大人。如果那個大人的麥糝粥與受試兒童的麥糝粥顏色相同,那麼受試兒童就會吃得更快、更久且更多。日後在我們的人生中,當我們觀察到他人在進食時會產生正面的感受時,我們同樣也能見到這種成人榜樣的刺激作用。在群體裡我們往往會吃得更多,甚至會吃到兩倍的量,這並非偶然。

在所有的社會性動物中,同種生物的行為會影響食物的攝取。母雞會誘導牠們的小雞,牠們會先啄食一粒飼料,然後讓它掉回地上。小雞會啣起飼料藉以模仿母雞。老鼠會從其他老鼠的呼吸識別牠們吃了什麼食物,進而精確地選擇那種食物,因為牠們可以確定那種食物是無害的。年幼的狒狒會偏好成年的狒狒也會食用的那些植物。

我們多半會與他人一起吃飯,這樣的經驗有時會影響我們一生的飲食習慣

在一項訪談研究中,我們詢問了受訪者們過往主要的飲食情況,受訪者們一再描述家裡的三餐。在其中的一次訪談中,一位婦女談到了童年時期在屠宰日裡喝過的血湯。光是用看的就令人作噁。然而她的父親卻舉起手站在她的身後,強迫她把湯喝光。後來她就再也不喝湯了。「我完全忘不了那碗湯,一輩子也忘不了。」

決定性地影響人類的飲食行為的學習過程,唯有透過他人的影響才能實現。反過來,飲食方面的習慣也會促進共同的生活。共同的飲食習慣會催生某種休戚與共的感覺。在墨西哥,年輕人會去吃辣到令人痛苦的辣椒,因為他們希望自己被接納為他們所屬的社群團體的正式成員。在諸如法國等西方的工業國家裡,「平民百姓」經常會吃燉菜與肉類菜餚,至於「上流人士」,則會吃「健康」且低熱量的食物,還會遵照嚴格的禮儀用餐。誠如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指出,諸如此類與階級有關的飲食習慣,不單只是經濟生活條件差異的結果。它們還促進了對於所屬群體的認同,凸顯了與其他群體的分界。

▌飲食情感的創造

我們與其他的雜食性動物之所以能夠在複雜的飲食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出路,那是因為我們能夠學習。

雖說我們擁有某些可以用在食物攝取上的天生的反應模式。例如,吸吮反射、吞嚥反射及喜愛甜味提高了嬰兒喝母乳的意願;抗拒苦味刺激則可防止他們遭到毒物的侵害。然而,光靠天生的反應模式,還是無法確保我們的生存。具備學習的能力,我們才能為身體補給所需的營養。我們學會抓取食物、將它們放入我們的嘴裡、咀嚼它們、品嚐它們;我們學會感知飢餓與飽足;我們學會避免有害的食物、偏好有益的食物。

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會有成千上萬的飲食經驗。大腦會記錄它們,對它們進行比較、排列與儲存。我們可以把這個儲藏庫想像成一個卡片箱。在每張卡片上都記錄有造成影響的飲食經驗的特徵;像是飲食的情狀、食物本身、食物的氣味與口味、食用後的身心狀態等等。強烈的飢餓感、披薩所散發出的香味、它的口味、它的飽足效果;在記憶裡會有一套內容豐富的飲食經驗目錄,一旦我們進入某個新的飲食情境,一旦我們得要決定我們何時該吃多少什麼,大腦就會回去翻閱這個檔案。它會逐頁翻找,搜尋類似於當下的飲食情況的經驗,繼而憑藉它們做出決定。如果我肚子餓,此時正好行經一家義大利餐廳,它就會告訴我:披薩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學習過程可謂是飲食行為的關鍵。既然如此,為何我還要寫一本關於飲食情感而非學習過程的書呢?那是因為情感是學習的關鍵!

在一九五〇年代時,美國心理學家保羅・湯瑪斯・楊(Paul Thomas Young)同樣也觀察到了,老鼠會針對性地選擇食物,只不過,他所得出的結論卻與庫特・里希特截然不同。他懷疑「身體的智慧」與先天食慾的重要性。

有別於里希特,身為行為學家約翰・華森(John Watson)的學生,著眼於行為及其生理基礎,楊則是立足於可追溯至實驗心理學創始人,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的一項傳統上,而馮特則曾廣泛地研究過關於情感的問題。楊觀察到,食物的味道以及體內營養物質的供應量波動會引發情感反應。他最重要的假設之一是,憑藉這些情感反應才使飲食學習成為可能。如果情緒是正面的,它們就會強化行為;如果情緒是負面的,它們就會弱化行為。

飲食的情緒負載始於飢餓。如前所述,在幾個小時未曾進食後,我們會感覺到各式各樣的身體變化,像是胃部的活動、口乾舌燥、頭痛、喉嚨卡卡或胸悶等等。我們會對嗅覺刺激、味覺刺激和口中的觸覺刺激更敏感地做出回應。而且,每個飢餓感都會伴隨著某種不愉快的感覺,隨著食物匱乏的時間越長,這種感覺就會越強烈。甚至於就算我們不曉得身體缺乏營養,我們也會越來越感到不舒服。

在一項實驗中,當受試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研究人員藉由輸注胰島素降低血糖水平時,他們立即感受到了情緒的惡化。他們變得飢餓、疲倦、緊張且易怒,他們的整個情緒狀態都蒙受了損害。

相對於飢餓,飽足同樣也會有情緒方面的負載。在飽餐一頓美好的飯菜後,我們躺到沙發上,整個世界顯得如此祥和。我們心滿意足地打著盹,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甚至把這種狀態說成是「最高的愛的享受」。在上述的胰島素實驗中,當研究人員藉由補充些許葡萄糖促使受試者的血糖水平再次回歸正常,受試者很快就又恢復平靜。或者,簡單地來說:營養物質的補給會讓情緒狀態改善,營養物質的缺乏則會讓情緒狀態惡化。

※ 本文摘自《飢餓信號!一次解開身心之謎的飲食心理學》。


《飢餓信號!一次解開身心之謎的飲食心理學》

作者:米歇爾・馬赫特

譯者:王榮輝

出版社:菓子文化

出版日期:2022/02/23

《飢餓信號!一次解開身心之謎的飲食心理學》書封 <br />圖/菓子文化提供
《飢餓信號!一次解開身心之謎的飲食心理學》書封
圖/菓子文化提供

飢餓 情緒 巧克力 蛋白質 飲食習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