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比燒餅、油條還罪惡,熱量最高竟是它!一圖看懂中式早餐熱量排行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精華區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居家照護系統建構是確保醫療量能關鍵作法,放輕救重,降低致死率的同時又能兼顧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提供無後顧之憂的照護網絡。示意圖為藥師將抗病毒藥物送至確診者住處。記者胡經周/攝影
居家照護系統建構是確保醫療量能關鍵作法,放輕救重,降低致死率的同時又能兼顧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提供無後顧之憂的照護網絡。示意圖為藥師將抗病毒藥物送至確診者住處。記者胡經周/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全球深陷新冠疫情風暴兩年多,當Omicron挾帶高度傳染力席捲多國,經濟復甦的盼望與低致病性的特性,讓許多國家紛紛宣布回歸常軌、邁向與病毒共存之路。

台灣自四月起本土疫情攀升,進入社區,難以倖免地必須面對疫情期末考驗,亞洲多國早在去年及今年初度過高峰期,借鏡他國模範防疫政策,是台灣當前努力方向。

今年一月至今,台灣本土確診案例已近卅萬人,四月一日首度確診案例破百例、四月十五日破千,至四月廿八日達單日破萬,指數型成長曲線仍未見峰值。若持續採取傳統防疫思維「病毒清零與匡列隔離」,恐讓政府公衛與醫療體系崩潰。

進一步探究,Omicron感染者約99.75%皆為無症狀或輕症患者,輕重分流策略,中重症由醫院救治降低傷亡,輕症者採行居家照護模式,避免醫療量能擠壓。

借鏡新加坡「居家康復」

新加坡去年8月開始採行「居家康復計畫」,正是台灣可學習的範例,星國高達九成兩劑疫苗覆蓋率,是與病毒共存的前提。

面對疫情,從啟動居家康復計畫讓確診者居家休養,密切接觸者自主管理,再定期快篩回報結果,政府擔任追蹤與監測角色,得以貫徹輕重分流,醫療機構集中資源提供重症或高風險患者照護,透過清晰且前瞻的防疫策略,過渡「從清零到共存」的關鍵時期。

目前新北市是全台確診人數最多縣市,地理環境及都會區人口稠密特性,讓確診人數居高不下,新北首開先例規畫「安心居家照護計畫」,借鏡新加坡居家康復模式,將全市29個行政區分為七大醫療責任區,透過後線智慧控制平台,同時提供生活關懷及醫療照護兩大服務。

例如板橋地區確診居民由亞東醫院為責任照護醫院,滿足居家送藥、醫療後送與遠距等醫療需求,並連結區域內地區醫院、基層診所及社區藥局共組居家照護網。

而居家照護系統建構是確保醫療量能關鍵作法,放輕救重,降低致死率的同時又能兼顧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提供無後顧之憂的照護網絡。

具體做法則是居民得知確診後,由專屬責任醫療團隊收案,先電訪進行健康狀況評估,依據其年齡及健康狀況分流到醫院、集中檢疫所或居家照護,提供居家照護者24小時諮詢專線,提供確診者生活關懷與醫療諮詢,解決確診者生活不便,安心居家康復。

落實輕重分流治療模式

這樣的居家照護模式可兼顧人口稠密都會區及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增加居家照護的廣度及深度,在疫情攀上高峰之際,落實「輕重分流」的治療模式。

疫情升溫,政府對防疫方針滾動式修正,全民也應發揮公民素質全力配合,因應疫情變化調整心態與觀念,這場疫情的期末考驗除了守住第一線的醫療量能外,建構民眾安心放心的居家照護模式,也是安穩度過流行疫情的決勝關鍵。

居家照護 新冠肺炎 Omicron變異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