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大腸直腸癌

每年糞便潛血檢查 中年婦仍罹大腸癌2期

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只定期作糞便潛血檢查可能不夠。一對中年夫妻因有大腸癌家族史,因此每年進行糞便潛血檢查,長期皆為陰性反應,但日前檢出為陽性,同時先生的妹妹也在近期發現罹患大腸癌,這對夫妻緊張之餘進一步作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夫妻兩人皆中鏢,先生有大腸息肉,太太已是大腸癌第二期。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指出,台灣每1萬人大約有4至5人罹患大腸癌,並且逐年上升。大腸癌的癌前病變階段,因為息肉沒有感覺而容易被忽略,早期大腸癌階段可能也因腫瘤不大、未造成異狀而沒被發現,因此須篩檢才能確認,但糞便潛血檢查是檢查糞便中是否帶血,判斷罹癌的準確度有限。台灣雖推廣糞便潛血檢查,篩檢覆蓋率約6成,但臨床上仍多見患者確診時已達第二至第三期。

邱展賢說,大腸癌發生時,腫瘤出現在大腸管徑中,因此可能會讓排便習慣改變。若腫瘤出現在肛門口的位置,會增加想解便的次數,一天可能解上6、7次,若腫瘤造成大腸管徑變細,會影響糞便形狀變細,或者出現便秘、感到大便無法解乾淨、糞便帶血、腹部感覺不適,另外也可能有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疲倦、嘔吐、貧血等症狀。

邱展賢特別提到,有不少民眾發現糞便帶血卻誤以為是痔瘡而延誤治療,日前就有一名80幾歲的阿公長期有便秘困擾,進行痔瘡切除後發現排便時仍有血,重作大腸鏡檢查才發現罹患大腸癌。

邱展賢說,當排便習慣突然改變,或排便出血達兩周以上,就要警覺是否為大腸癌警訊。針對50至74歲民眾,政府補助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的民眾應安排大腸鏡檢查,檢查發現沒有息肉後,每年作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追蹤3至5年再作大腸鏡檢查。其他高危險族群,包括有腺瘤型息肉病史、曾罹患慢性發炎性大腸疾病、常攝取紅肉、脂肪、平時活動量低、排便有血絲、肥胖、菸酒、年齡在40歲以上者,應定期就醫評估是否須作大腸鏡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 大腸癌 大腸鏡檢查 大腸息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