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三餐不定量 淪無膽大丈夫

吳肇鑫
吳肇鑫

很多年前體檢時,就發現有膽沙,因為膽汁黏稠成膽泥,超音波檢查報告出來,當時建議處理方式就是多喝水、不要暴飲暴食。我膽結石密密麻麻,很小顆但很多。膽結石有色素結石和膽固醇結石兩類,歐美後者居多,台灣膽紅素結石較多。

被膽結石痛醒 誤以為胃痛

後來,人到中年,希望稍微瘦身,常自覺早餐多吃些,熱量已夠,中午不吃,喝喝水,晚上再吃就好。後來發現這對膽囊不太好,因為長時間沒有進食,膽會慢慢漲大,膽汁由肝臟製造送到膽囊儲存,經總膽管擠出來,送到十二指腸與食物會合後消化使用,因為不吃,膽汁就不會排出來,留在膽囊裡太久,沉澱變膽沙。

4、5年前,發現不對勁,膽結石剛開始的痛,像胃痛;兩種痛很容易混淆。雖然膽囊位於右腹上方,和胃在中間上面不同,可是人的內臟很遲鈍,前一兩次痛時,沒有想到是膽,以為是胃痛,半夜睡著時還會痛醒,吃完胃藥胃散就改善了,但後來幾次痛到不尋常,才開始警覺。

膽囊發炎易復發 決心動刀

痛到冒冷汗就是不尋常,去照超音波做檢查,很多醫師都是自己做超音波,因為機器在旁邊,就自己看自己做。我發現除了膽泥、膽沙外,已經膽囊發炎了,考慮未來膽泥膽沙可能掉到膽管發生阻塞,造成黃疸,發炎時造成細菌感染,留著膽就像是留著一顆不定時炸彈。

而且膽囊可能反覆發炎,未來形成膽囊癌的風險很大,因此再次檢查確定後,決定開刀並聯絡醫師。我直到開刀前一天,才告訴從事護理工作的太太。

我在員林榮總確定病情,決定開刀切除膽囊,透過同事及同學介紹,回到台中榮總動手術,並委請外科的學弟彭正明主刀。

單孔腹腔鏡 術後復元良好

有趣的是,我可以自己拍攝超音波照片,下班時兩人在line上討論病情,同時傳照片,聽取醫師建議後,決定自費採取單孔腹腔鏡手術,傳統腹腔鏡要打3、4個小洞,傷口約0.5至1公分,單孔只在肚臍開個洞就完成,術後就下床,第二天就可以喝水了,身體復元良好。

以前幫別人開刀,不會注意到周遭,輪到自己被推進去手術室,不但要腹部手術,還要全身麻醉及插管,人難免有最壞的考量。看著白白的天花板,空無一物,突然有體會,為何不在天花板上畫些東西,或是寫些鼓勵病人的話語,應該可以安定病人的心理。

成為「無膽大丈夫」後,雖然生活作息不變,但少了膽汁的幫助腸道消化,最大的缺點是一次不能吃太多,還好這個年紀本來就不會暴飲暴食,只要注意油脂食物不多吃,吃清淡一些,對生活並沒有影響。

超音波檢查 顧好肝膽腎

做為一位急診專科醫師,早就看慣生與死,有時一天看到好幾個重症傷患,可能早上出門還好好的,之後就要通知家屬趕來,甚至在自己的眼前死去,特別是承擔傳達通知家人的義務,最讓人不捨。

有時和病人及家屬討論病情時,告訴病人要開刀,最常看到的是病人躊躇不前,考慮再三,但我想說的是,「醫師會比你想得更多!」畢竟開完刀,病情會怎樣,醫師面臨醫療糾紛前,會有更多的考慮,不得不提前告知病情及治療手段。

這次面臨自己生病後,更知平時體檢的重要,特別是超音波對肝、膽、腎以及攝護腺,都是很好的檢查工具,我才能了解自己的膽結石、膽囊是否發炎,最值得推薦的是,超音波沒有放射線,非常安全。

■醫學辭典/膽結石

<br />本報資料圖片

本報資料圖片
膽囊是附屬於肝外膽管的可伸縮梨形囊狀物,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並依飲食狀況,食物種類調節腸道酸鹼值,輔助消化功能,尤其對高油膩食物,更需要膽汁幫助消化。

膽結石是在膽囊內產生的結石,大致分為色素性結石、膽固醇結石、混合性結石。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史、體質、肥胖、懷孕、飲食習慣與型態等。膽結石不一定有症狀,若出現症狀多為惡心、嘔吐、腹脹、上腹部疼痛等。

膽結石檢查方法,包括腹部X光、超音波(高診斷率,目前檢查主流)、口服顯影劑攝影、內視鏡逆行膽道攝影、電腦斷層攝影、核磁共振攝影。

吳肇鑫小檔案

現職:

●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

●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

年齡:50歲

學歷:

●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班

●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

●中山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專長

●急診專科、內科專科、重症專科

興趣

●法律學

經歷

●員榮醫院醫療副院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

學部主任

●台中榮總急診部主治醫師

●台中醫事法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植牙安全學會理事

膽結石 膽囊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