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米酵菌酸有多毒?全面性細胞死亡,最快一天內發病致死!衛福部關鍵4大QA教你自保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醫藥新聞

標準化病人 提醒「莫忘初衷」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醫師,我肚子痛,就是這裡!」面露痛苦的「病人」,其實是裝病,他們是照著劇本演出的標準化病人,讓醫學生憑藉所學找出病因,而問診態度要好、說明必須清楚,才會有好成績。

台大醫學院「利用」標準化病人教學行之有年,「病人們」正式於內政部登記,成立「台灣標準化病人協會」。協會理事長曾慶煌本是建材公司負責人,一開始以為是來當志工,做了3年多假病人,越做越有興趣,乾脆全心投入。

「拿到劇本,其實你也不知道自己生什麼病。」但他說,經過各種專業的表演訓練課程,他們懂得適時發揮演技,而這工作和真正的演員又不一樣,因為「不能隨時喊卡,也不能重來!」

衛生署副署長張上淳,之前曾任台大醫院教學部主任。他說:這些長期留下來的標準化病人,非常清楚培養好醫師不容易,而他們扮演培育新進醫師的重要角色;醫師即使面對真病人,也不一定有機會聽到病人「真心話」,透過標準化病人回饋,能更了解問診過程缺失。

台大醫院教學醫師蔡詩力說,標準化病人測驗考的是行為,要求的是態度,醫學生不僅反應要好,從結果來看,也沒有學生真的做不來、被當掉的,這些訓練不過是提醒大家「莫忘初衷」,醫師天職是「救人」。

蔡詩力說,除非行為嚴重偏差,才可能通不過測驗,美國國家考試淘汰率約5%,加拿大不到1%,但外籍醫師在美未通過考試者約20到30%,知識性筆試,外籍醫師英文都不差,但口說英文較難通過,但更可看出溝通能力。

長庚醫院副院長李石增說,通過標準化病人測驗,也不必然就一定是好醫師,但透過公正客觀的測驗,讓醫學生能更進一步了解醫病關係。

肚子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