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傳統市場成防疫破口 各地方研議措施因應
本土疫情嚴峻,各地人潮與車潮雖明顯減少,但傳統市場仍湧入不少買菜及採購雜貨民眾,為避免成防疫破口,各地方政府都加強宣導市場購物應保持距離、勿逗留,並研議相關措施因應。
由於有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個案曾到基隆市七堵區南興市場採買,市府18日宣布南興市場停市,直到今天恢復營業,市府除輔導自治會執行實聯制人流管制外,並在市場攤位設置QR Code等措施。
南興市場今天早上雖仍有不少人潮,不過,基隆市長林右昌上午前往視察表示,整體秩序看起來還不錯,由於道路中間禁止設攤,人流相較過去剩約1/4。
林右昌說,「如果連傳統市場都管不好的話,4級封城怎麼執行計畫?」醫療要降載,傳統市場人流更要降載,呼籲民眾自主分流,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單日單數、雙日雙數,分流採買,市府會觀察1至2天,如果大家無法做到自主分流,市府就會強制執行。
桃園市桃園區的南門市場,今天上午也湧現採購人潮,陳姓婦人表示,因為工作的關係只有假日才有時間採買,除了做好戴口罩等防護,也會擬定清單快速購買離開,減少停留的時間。不過市場的人潮明顯較以往減少,桃園市警局桃園分局員警看到人群聚集,也會立即上前勸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民眾在3級管制期間仍有採購需求,為避免傳統市場成為潛在傳播鏈,市府將成立傳統市場專案小組,針對桃園市50多個公民營傳統市場進行稽查,重點在於戴口罩、禁內用、不群聚3個原則,也呼籲市民到市場採買時,要快買、少停、一次購足,並減少在市場的時間。
每逢假日就會湧入購物人潮的新竹市某購物中心及美式賣場,自從此波疫情爆發以來,假日人潮不如以往;連鎖量販店部分,同樣人潮不多,記者實地走訪發現,民眾大多集中在泡麵、糧食、蔬果及生鮮區域,選購時間不會停留太久。
台中市今天上午因滯留鋒面影響降下大雨,傳統市場人潮稀稀落落,記者前往台中規模最大的建國市場查看,發現各出入口圍起封鎖線,僅留下單一出入口,供採買民眾進入時實聯制及量測體溫,人潮與一般假日相較少了許多,營業的攤商也較少。
記者再前往台鐵台中站旁的新民街市場觀察,發現人潮也少了許多。洪姓攤商說,疫情升級後,人潮就少了許多,現在平常日就少了3成以上,今天可能再加上下雨,更是少了5成,攤商都會宣導民眾一定要戴上口罩,畢竟「大家更擔心被隔離,斷了生計」。
因國內疫情嚴峻,加上今天下雨,雲嘉地區傳統市場採買人潮變少,雲林、嘉義縣市政府從5月初,即在市場加強防疫宣導。
嘉義市建設處副處長羅資政表示,市府已要求各攤商採取實聯制,請消費者掃QR Code或簽名留下足跡,並在市場路口提供乾洗手,給民眾使用;近期觀察只有在農曆初一、十五時,市場人潮會比較多一點,其他時段人都不多。
台南市北區鴨母寮市場是台南市區知名的傳統市場,受到疫情影響,有些攤位未營業,逛市場買菜的人明顯變少,不論是攤販或菜籃族,絕大多數都遵守防疫規定戴上口罩,只有數名攤商將口罩拉到下巴或露出鼻孔。
鴨母寮市場通道狹窄,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有些區域管制出入口,不讓人流隨意進出;台南市長黃偉哲日前則在台南市政府防疫記者會中表示,傳統市場防疫不佳,將是下一波的稽查重點。
疫情升溫,傳統市場屬於高風險傳染區,高雄市宣布31日起市場加強稽查,將對無法落實實聯制或人流管制者處置暫停營業。
高雄市府經發局今天派員走訪10處傳統市場並宣導市府的強力作為,經發局長廖泰翔也到三民區陽明市場宣導,要求市場設置管制出入口、人流進出管制及落實實聯制,包括陽明市場等已拉起市場封鎖線並設管制出入口。他說,31日起加強稽查,若無法落實實聯制或人流管制等,將做處置。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本土+80835! 中重症+408、死亡+127 雙創新高
確診死亡人數創新高 柯文哲:會再維持一陣子
今年染疫亡近千例!今增126死 12歲男童肺炎併呼吸衰竭病歿
本土+9萬4808例、中重症增343 死亡126例 全創新高
雙破新高!新增333例中重症、104例死 又2童死亡
本土增8萬1852例 確診104死再創這波疫情新高
快篩陽確診中醫未加入 中醫師不平:可能形成疫情黑數
76死飆新高 專家:致死率續攀升
新冠單日確診逼近9萬人 高峰到了?陳時中:仍在高原期
今新增191例中重症76例死亡個案 又有6歲童腦炎重症
增8萬9352例本土 確診76死創本波疫情新高
兒童染疫併發腦炎不尋常 衛福部將以基因定序進行研究
兒童合併腦炎多 急增病床
疫情南北交叉?中南部戒慎恐懼
新冠整合門診 全台剩基隆、澎湖、連江3縣市尚未成立
染疫幼童5死4人與腦炎相關 一表看個案危險症狀
死亡+42 10歲童列死亡統計 累計5童死
本土+8.2萬 死亡+42 指揮中心:和上周差不多
指揮中心要求放寬護病比 醫護直言無法負荷
確診到死亡偏快!指揮中心放寬用藥 轉重症標準擬調
重症童併腦炎最致命 6死亡案例5人有腦炎
1歲童午睡猝死 最小染疫死亡個案
快篩陽確診全民適用26日上路? 莊人祥:只是暫定
指揮中心增TOCC提示對象 健保卡一插就知道
指揮中心:個案死亡時間平均4.2天 近半3天內死亡
快篩陽確診申請不到數位證明 莊人祥:25日系統調整後才會出現
醫護怨有床沒人顧 陳時中:請告訴我們是哪家醫院
積欠醫療防疫獎勵 陳時中:7月再不付就懲處行政單位
10歲男童逝? 指揮中心證實剛收到法傳資料
確診九萬到六萬疫情降? 陳時中:看來無持續快速往上升
猜你喜歡
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
QA圖表/家人朋友同事確診,我該怎麼辦? 10大常見疑惑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整理包/「快篩陽性=確診」上路! 哪裡可以請醫師評估?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名單一次看
為何清冠一號在台灣是嚴格管控的處方藥 國外卻是稀鬆平常的保健品?
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
第四劑該打什麼廠牌?專家:重點不在哪個保護力比較好
就算輕症也會有後遺症?Omicron確診者真實體驗,同時告訴你如何處理後遺症!
討論度高卻容易被忽視的Omicron症狀 醫師告訴你出現嘔吐狀況該怎麼辦及緩解方法
QA/0+7居隔新制,防疫補償金及防疫保單還有得領嗎?一件事是關鍵
清冠缺貨!染疫兒童發燒如何自救?中醫師教你這樣做
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
清冠一號究竟有沒有科學實證的療效?教授這麼說
新冠染疫後無症狀、輕症,還需擔心後遺症嗎?中醫觀點:5成患者會出現這種病
感染Omicron如何判別是重症?確診者三餐怎麼吃才好得快?新冠確診常見問題一次看
確診用藥QA/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誰及何時該吃抗病毒藥物?輕中重症適用藥品及申請流程詳細看
蘇貞昌加碼宣布 0至6歲免費領5劑快篩試劑
本土+9萬4808例、中重症增343 死亡126例 全創新高
本土+80835! 中重症+408、死亡+127 雙創新高
確診者圖文日記/我以為我可以隨時接受闔眼 確診後才明白「生命是個變數」
整理包/「勞保傷病給付、防疫補償金」 確診者與居隔者該申請哪個?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感染Delta、Omicron BA.1、BA.2有不同新冠後遺症風險嗎?英國最新數據揭曉
打過新冠疫苗後染疫可獲得超級免疫力?專家解析「刻意被感染」到底是不是好主意
QA/清冠一號 哪些人可吃?標準療程吃幾天?
快篩陽性如何「自己/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 5步驟教你完成,真人影音示範跟著做就上手!
確診發燒、咳嗽、喉嚨痛…搶不到清冠一號,中醫師教「不吃藥」妙方對付3大魔王症狀
染疫後如何取得「臺灣清冠一號」?對新冠病毒確診者有什麼作用?沒確診者可以當防疫茶飲用?
QA整理包/確診輕重症分流「誰才可以住家裡」?秒懂居家資格、解隔條件
QA/確診了居隔了,保險怎麼理賠?五千位過來人實戰教學,告訴你防疫險怎麼申請最快又最多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