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許瑞云

許瑞云/以愛為名的自私

許瑞云

慈濟醫院一般醫學內科主治醫師


圖/ingimage

A女士對我說:「我先生希望我成為完整的女人。」

我很好奇地問:「什麼是完整的女人?」

她說是願意全心全意為先生和孩子付出,除了上班,周末也應該把時間都花在陪伴孩子和先生身上。

我笑笑地說:「依照他的定義,沒有先生、孩子或失去先生、孩子的女人就不是完整的女人嗎?事實上,每個女人本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女人啊!」

「他覺得我太孩子氣,不成熟。我們結婚五年,他說他一直在幫助我成為一個成熟和完整的女人。偶爾周末我想跟朋友聚會或上成長工作坊,他就會說我自私不顧家。」

「聽起來他只是想要把妳變成符合他需求的人。真正的愛是懂得欣賞、尊重和如實接受對方,讓對方活出生命的璀璨。很可惜地,不少人『以愛為名』要求伴侶應該如何如何,宣稱『我這樣做是為妳好』,如果對方不接受就冠上『自私』罪名。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是出於真愛,而是出於私心。」

這樣的做法往往是從父母身上學習而來的,父母常以愛為名來要求孩子應該如何如何,當孩子長大後,也對他們的孩子和伴侶如法炮製。表面上聽起來是在為對方著想,希望能夠幫助對方更好,其實都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例如:女人應該如何如何、男人應該如何如何,這些教條大多是文化或集體意識的框架,沒有任何不變的真實性。舉例來說:百多年前的中國,父母會強迫女兒裹小腳、從一而終、為亡夫終生守寡等等,認為這樣強迫她是為她好,但現代的父母已經不會這樣做了,因為時代文化改變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來自不同的因緣和背景,有著不同的能力和使命。我們可能認為這些要求是為了對方好,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當我們要求對方時,對方有因此而得到自信、快樂、幸福或健康嗎?對方希望如此被對待嗎?

有的人會拿孩子當作擋箭牌,對伴侶施加壓力。「妳要多陪伴、照顧孩子,怎麼能自私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其實孩子只有在無法自我照顧時,需要父母的協助。之後,他們就有能力學習照顧自己和開發自我潛能。父母只要做好言行上的榜樣,活出自己的生命特質和喜悅,與孩子和睦相處,就是對他們最好的照顧。

不斷地為孩子付出的父母,內心容易產生痛苦和空虛感,並且對孩子有諸多的期待和要求。「我當初為了你放棄打拚自己的事業,犧牲了休閒時間、和朋友的聚會,所以你應該要孝順我、聽我的話,陪伴我終老……。」倘若父母抱持這樣的想法,很容易在兩代之間產生抱怨和衝突,很難擁有幸福和諧的家庭生活。

真愛只有在無我的狀態下才會存在,「我」越大,就離「真愛」越遠。有「我」的存在,就有比較、計較和種種想法的存在,當這些存在時,就沒有所謂的真愛。所以,當你對我好,我才會愛你;當你對我不好或背叛我時,我就討厭你。

一般人很難做到無我,但如果伴侶想要走得長久和開心,至少得要學習支持對方發展和探索他們的生命,尊重彼此有不同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不要情緒勒索和彼此捆綁,否則時間久了,雙方都會感到疲累和厭倦。此外,不要期待他人應該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這樣伴侶之間才不會亙相折磨和責怪。

伴侶 壓力 婚姻 許瑞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